“公子不是已经搬走很久了吗?”
翌日,天刚蒙蒙亮,将军府最里面的院子前,白衣绿裙的围了不少人。
将军府虽然如今没有住着将军,但是日日洒扫却都按例进行,他们都是在这住了很久的下人,也严格遵守着这规矩,成日像是将军府所有人都在的时候一样各司其职。
可今早,第一个路过小公子院子的人却险些被吓了一跳——荒废了很久的院子,怎么今日好像真有了人!
前来打扫庭院的小姑娘看着门口凭空消失的锁子声音都有些结巴,可是上前去,门却怎么也打不开。活见鬼!
“不会是进贼了吧!赶紧去告诉管事……”
“别别,万一,万一是我昨晚忘了锁门……不是,万一是小公子什么时候回来了呢?”
“啊对对,说起这个,昨儿个夜里我当职,我好像看见东院这边是亮了一宿的灯!”
门前的人七嘴八舌,越说越玄乎——五公子张鹤仪自打成年后有了自己的府邸就很少再回将军府了,更不可能一声不吭地瞒着所有人在夜里回来!再者,小公子的屋子临着国子监祭酒的院子,这贼还是专门来这里的?
“三……二……一……”
胆大的小厮率先决定翻墙过去,一不做二不休鼓起勇气跳了下去。
“啊!你——唔,你?!”
门的那边传来一阵骚动,门口竖着的各位“耳朵”登时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然而属于那小厮的声音只短促惊惶地一恍,四周突然又一片寂静。
正当众人惶恐万分打着哆嗦要跑去叫人的时候——
猛地,门的那边开锁声音响起,大门被一股外力强势地拉开,所有人倒吸一口气后退一步,“啊——”
小厮讷讷地扶着门,缓缓朝身后眨巴了几眼。
简松映摇着扇子,大摇大摆地从张鹤仪屋中出来。看见众人惊奇的眼神,左右一张望,奇道:“咦,这可怪了,我找你家公子,这是走到哪了?”
下人们呆若木鸡,都被这不明身份的贵客吓了一跳,看到他腰间的令牌却又一阵寒颤,忙忙点头。
惊魂未定之际,这“客人”背后的空间里,忽然又传来一声大大的哈欠,让人顿时又浑身一抖。
张鹤仪站在简松映身后,头发凌乱地双手撑门,身上沾染了些酒气,只淡淡地看了众人一眼。
“抱歉,昨夜太晚,没走正门。”
张鹤仪对自家的下人们露出一个略有些尴尬的微笑,但是看上去却依旧真诚可信,他伸手往身前一指,安抚道:“……故交,待会儿我亲自去送。”
·
张鹤仪是让简松映从墙头上直接翻回去的,十分迅速的就完成了“送客”这一步骤。
他按着自己涨得发疼的太阳穴,目光有些涣散地落到了桌案旁边倒了的空酒坛上,整个屋子都充溢着一股浓烈的米酒香,好像要把人五脏六腑都搬出来似的。
昨天夜里二人喝了一晚上的酒,到底也没对峙个明白——兄弟情到底是什么时候变质的!
他还记得当时简松映出征之前和自己说的一番话,情真意切。他听得清清楚楚,也都一字不落地刻在了脑子里。
那一夜,他和他喝了半坛子酒,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最后,他生怕这小子是一时上头再干出来什么糊涂事,就把自己从小随身携带保平安的翡翠玉石塞到了他手里。
后来酒也没喝完,话也没说完,他匆匆就走了。酒很纯,纯得烧心,也很辣,辣得他眼前什么也看不清。
如今意气风发的将军凯旋归来,剩下一半的酒也有了归宿,他还没准备好自己的说辞。
张鹤仪一直盯着空酒坛看,理不清的思绪却默默出窍,缠绕成了一团乱七八糟的乱麻,直到眼前的画面出现了重影,翠绿的裙角出现在了余光里。
院子里的小丫头提醒他:“公子,您今日不上朝了吗?”
张鹤仪回过神来,温和地对着她微微笑笑,摆了摆手。他昨天夜里就已经告过假了。
·
奉天殿上,皇帝高居明堂,不断地盘着手中的佛珠,居高临下的神色晦暗不明。
文臣武将分居两侧,皆手持笏板俯首行礼。司仪乐师在后方站定,随着一声“吉时已到——”大殿中顿时钟鼓齐鸣,磬声悠扬。
简松映站立朝堂中央,身着红底金线雄麒麟战袍,脚踩金扣高筒靴,双手抱拳,屈膝行礼。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特擢升云麾将军简筠为骠骑将军,赐良田千亩、金帛若干……
钦此——”
“臣简筠,接旨谢恩——”
·
简松映凯旋次日便被擢为骠骑将军的消息如流星利箭一般一日间传遍整个京城。简将军一时,风光无量。
然而古语有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与之一同传遍的,还有这位开国以来最年轻的骠骑将军的桃色秘闻。
——简松映在昨夜庆功宴后便闭门谢客,据说连夜给他的梦中情人写了一箱子的相思赋。
一时之间,不论是皇亲贵胄,还是侯爵公卿,或是工匠商贾,又或黔首百姓,都把谈论一嘴“简将军”当成了一桩流行美谈。
“知道的这是个人,不知道的以为是跳梁的小丑呢!”
简松映站在皇上赐的新宅子前边,自言自语地骂了一句。
他抬头看了看这尚未竣工的府邸——还未搭成,便已经初现其豪华气派。
又牵过车夫手里的马,踩在马背上向远处一眺——京城东西分区而治,这将军府位置不错,但是距离他老爹还有翰林学士的院子不止一条街的距离,甚至可以说是“千里迢迢”。
“阿火!”简松映蹙眉,把手中的东西扔给了身旁的小厮,扬身上马,“回家一趟!”
·
京城中两大传闻,第二个消息是他自己放出去的。
但是即便他已经“风流成性”或是“芳心暗许”,回到他老爹家里的时候还是被一屋子说媒“求亲”的帖子堵得险些连门都没进去。
“芳园赏秋菊请帖”里夹了张国公女儿的生辰,“老君寿辰请帖”里写了份县主的八字,“儿子满月请帖”里塞了两份生辰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