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她去自驾游,就是他计划之外的事情。
她想,她早该习惯的。
可真正等来的那一刻,心口还是有点闷。
她没闹,也没质问,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好啊,那就下个假期吧。”
挂断电话后,她把备好的攻略、订好的小镇旅馆,还有她悄悄准备要送给他的礼物,通通塞进柜子底。
接下来的日子,她就真的没再主动联系顾砚洲,厉京承忙着创业,每天不见人影。
她照常过自己的日子,课业、画展、兼职、朋友聚会,步调分明,不见半点失落。
同学约她去看摄影展,她也欣然应邀;朋友拉她去参加派对,她也笑着举杯;甚至有人开始追她。
是一起上课的男生,家里做艺术品生意,阳光大方,眼里总带着少年气。
厉父看着那男生送莫柠回家,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
“砚洲还在国内吗?”他问。
莫柠脱下风衣,搭在椅背上,笑了笑:“不知道。”
“你不是说等他陪你去旅行?”
“他说有事耽误了。”她语气淡然,“下次吧。”
厉父沉默了几秒,叹了口气:“这孩子,脑子是太好使了点,可惜有时候就慢半拍。”
莫柠没吭声,转身进了房间,关上门,靠在门后发了一会儿呆。
直到顾砚洲真的回来了。
她从画室出来,远远就看见那个高高瘦瘦的身影,单手插兜靠在走廊上。
四目相对那一刻,仿佛时间倒回到他们第一次在异国重逢的那个午后。
他嗓音沙哑,“我回来了。”
莫柠笑了笑,点点头,“我看见了。”
下一个假期来得很快,快到莫柠这个假期结束就要回国去了,她说选择回国读研,美国没什么好玩的,觉得没意思透了。
厉京承知道她的意有所指,立马转头看向顾砚洲,“你不是说要陪莫柠去自驾游的吗?怎么不去?”
顾砚洲道:“说了这个假期就去。”
莫柠摇头拒绝:“不要,我已经和同学约好了,也是中国人。”
顾砚洲:“哪个同学?”
莫柠:“你又不认识,问这么多干什么?”
厉京承不参合他们的事情,只是道:“注意安全。”
莫柠在一旁笑了笑,语气轻轻的,听不出情绪:“放心啦,我同学很靠谱的。”
气氛微妙地安静了一瞬。
顾砚洲抬眼,看向莫柠,“加我一个,我陪你去。”
“不行,车子坐不下。”
“那就再开一辆。”
反正他和厉京承在美国都有买车,甚至不止一辆。
她原本就带了三分气来答这场饭局的,他放她鸽子,她气得一个假期都没理他。现在倒好,这人一回来就说要陪她出游,好像中间那段冷落和食言从来没发生过。
“哼,我不要,我不喜欢言而无信的人。”
厉京承喝着饮料,没抬头,只说了句:“你们要不下次约好了再聊?别在我面前演这种车轱辘剧。”
于是就这样,顾砚洲理所当然地加入了莫柠的出行计划。
莫柠偷笑,把收进柜子里的计划书又翻出来看。
计划和另外两位中国同学,一对刚在一起的小情侣组成了一个“四人组”,一路从旧金山出发,计划横穿加州,往黄石方向走。
偏偏就有人真的是狗改不了吃屎。
顾砚洲在出发前临时找到了莫柠,说实验数据有些问题,他能不能推迟一周,到时候他和她单独两个人去,让那对情侣先去。
莫柠呕着一口气,直接拒绝了。
顾砚洲拿她没办法,只能让她先去,他到时候买机票赶过去找她。
她原本是该享受这段旅途的,可顾砚洲临时变卦之后,她就一直带着点别扭的情绪。
小情侣虽然对她很照顾,但毕竟人家是两个人,她始终觉得自己像个多余的人。
路上该有的风景、该有的玩笑、该有的尴尬,全都有,莫柠跟着小情侣玩得也不自在。
尤其是他们动不动就接吻腻歪,甚至在隔音不太好的汽车旅馆不可描述,搞得莫柠在隔壁整晚整晚不好睡觉。
于是她不得不接受顾砚洲的提议,一个人停下脚步,让小情侣先走。
她也不是没想过临时取消行程,但又倔,又不想让顾砚洲觉得她是在等他。
黄石行程的第四晚,天气预报说要降温,大家提早搭了帐篷,莫柠站在营地外,靠着车边喝着从超市买的热饮,整个人裹得严严实实,抬头看着天边的星星。
她正发着呆,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你又一个人躲外头。”
莫柠回头,眼里带着错愕:“你怎么来了?”
顾砚洲拉了拉外套,走近她,语气淡定:“实验赶出来了,昨天就飞过来了。”
她眨了眨眼,站得更直了一点:“你怎么找到这里的?”
“你朋友圈拍照的角度,能查到大概方位。我又不是没脑子。”
她没说话,低头啜了口杯子里的热饮,片刻后才慢悠悠道:“我同学都走了,这里全是我不认识的人。”
他笑了一下:“你不是不肯等我?”
一瞬间,两人都不说话了。
风有点凉,但星星特别亮。四周太安静了,远处偶尔能听见帐篷里情侣的笑声,烘得这片空间更显寂寞。
顾砚洲没有搭帐篷,自然而然跟她挤在一起。
帐篷的隔音比汽车旅馆来得更加差劲,隔壁时而激烈时而婉约的动静,都可以听得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