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薛半圣的人生路(科举) > 第14章 院试(一):倒霉

第14章 院试(一):倒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薛时星不想被流放。但是如果空着不写,就等于放弃了院试。

本来按照师徒俩的商议,遇到这种情况,就干脆不写了。先保住“童生”的功名,以后再考。

可商量是商量。真到了考场上,叫薛时星就此放弃,他又有些不甘。

他深呼一口气,准备先把其他的题目写了。反正有两天时间,说不定能想出办法。

打定了注意,他就先去看其他题目。还有一道四书题、一道策论题和一道判词题。他是有点越挫越勇的性子,准备第一天把这些都写完。不仅要写完,而且要写好。留下第二天一整天的时间,再去想五经题的问题。

一天时间要写三篇文章,难度还是很大的。薛时星很认真。中午晚上都没有再“做饭”了,吃的都是干粮。到了晚上,又向巡考的衙役申请了几根蜡烛。点着蜡烛,才将判词题写完。

等一天的“任务”都完成了,薛时星抬起头,望向星空,看看了北斗七星的方位,知道现在已经亥时了。

他将卷子收好,才起身在号舍内活动了一下筋骨。又收拾了一下自己,把铺盖拿出来,准备睡觉。

可是尽管精神上已经有些疲惫了,但是他还是睡不着。在号舍的两块木板上翻来覆去。周围号舍的考生们早已睡去,还隐隐传来几声鼾声。薛时星索性起身,靠着号舍的墙面想心事。

五经的五本经书,都有各自的核心观点和思想。除了自己的本经之外,《尚书》强调君主德行,《礼记》强调社会伦理,《周易》强调变化,《春秋》强调“尊王攘夷”。每本书的经文,都是围绕核心思想展开的。五经文即使从单句经文的经义展开,最后也要回归到这些大义上。我为什么非要执着在单句经文的经义上呢?干脆直接写“大义”不行吗?虽然有糊弄的嫌疑,但是至少肯定不出错啊。

薛时星不知道的是,这是很多基础不行的学渣在考场上常用的“糊弄学大法”。阅卷官们一天要看几十分卷子,几百篇文章。有时候就这样被他们蒙混过去了。即使被发现了,只要对五经的大义理解没有出错,也不能说他们“释经错误”,只能说学识浅薄,对经义理解不深。薛时星从小治学就稳扎稳打,哪里知道这种取巧的方法。

灵机一动后,薛时星即刻起身,点起蜡烛查看试题。就见《尚书》和《礼记》的题目似乎都很好糊弄。到时候跳过经句的经义本身,把经句复述一遍,直接进入经文的“大义”。看起来就像是从经义引申出了“大义”。然后再大谈“大义”,写一篇正确的废话。考官也不能说我错。

薛时星找到了方法,心里放下了一块石头。这次躺下,很快就睡着了。

第二天天光已经大亮,周围的考生们都已经开始答题了。薛时星还没有醒。巡逻的衙役来回看过他几次,见他还没有醒,以为是出了什么事。走过来仔细查看后,才知道他只是还没睡醒。在考场上还能睡懒觉的,巡考的衙役也是第一次见,心里感叹他真是个人才。

等薛时星醒过来时,见外面天光大亮,也吓了一跳。连忙起来看看外面的情形,知道已经接近中午了。好在薛时星昨天已经把其他的题目写完了,今天只需要写一篇五经文就可以了。时间还算很充裕。

薛时星不紧不慢的擦了一下脸。又做了一顿“午饭”。喝饱喝足之后,才开始构思这篇“正确的废话”。好文章不好写,坏文章似乎也不好写。怎么切入地流畅,不着痕迹;“废话”怎么说的漂亮,才不让人觉得烦闷冗长。这也是一门学问。薛时星好好构想了一下,打了草稿,才往答题纸上誊去。反正这篇文章,一般人肯定看不出来问题。有真才实学的,才能看出来是通篇的“废话”。再聪明一点的,就知道他是在“避轻就重”了。

反正已经写成这样了,薛时星也不管了。检查了一下昨天的卷子,没有问题后,薛时星就交卷了。

张雨福见薛时星交卷一次比一次早,还挺高兴的。薛时星不想让张夫子和张雨福担心,也没有多讲考场上的情况。张夫子是何等聪明的人,早从薛时星的神色中看出情况了。但是他相信薛时星的能力,也不愿意在考试期间给他过多的压力。故此也没有拆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