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当机立断,把师娘做的羊皮袄子和羊皮裤子拿出来了。下身穿着羊皮裤子,再罩两层师娘做的厚棉布外衣,最后再穿一件羊皮袄子。又保暖又好看。薛时星此时在心里大赞师娘的先见之明。
果然,薛时星一出屋子,毛奇和李驰就流露出了羡慕的神情。他们也带了厚衣服,但是没有薛时星的羊皮袄子保暖,堪堪御寒而已。
张雨福为三人做了早餐。昨天晚上就开始煨着的小米粥,今天早上米花已经完全炸开。粥上铺了一层厚厚的米油。还有早上现蒸的包子。薛时星看着这丰富的早餐,感叹师父的选择果然是伟大的。
薛时星吃过早餐,再最后检查了一次考篮。
最后薛毛李三人一起,在黑暗中进发,向他们的未来走去。
县试虽然是科考的第一道,但是所有的流程,都是模仿会试而来。步步都不马虎。
广源县现任的县太爷许太清,今年二十六岁,是京城世家子弟。前几年中了进士,刚刚“下放”到广源县镀金。既然是镀金,那就要做出点成绩。县太爷现在正是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所以今年的县试准备地尤为认真。
薛毛李三人离县学住得近,一路走来,就感觉街道安静又肃穆。路上只有考生和送考的家人,无关人士都已经清场。每个街口都有衙役把守,见到可疑人等,即刻盘查。
薛毛李三人到达县学外时,县学门口已呜呜泱泱挤满了人。一圈衙役将考生和送考的家人分开。县门口点着大灯笼。外圈维持秩序的衙役拿着大火把。现场灯火通明。
薛时星一眼看到等在冷风中的马宏和邓同,五人顺利会和。马宏和邓同在寒风中站了许久,已经被冻得瑟瑟发抖了。
入场的队伍很快就排到了他们,五人先是把报名的文书交给衙役检查,然后再相互指认对方。通过后,又排队由早等在县学门口的孔秀才指认。
指认完,就到了搜身的环节。每个人都要接受四个衙役的搜检。万一考场上有考生被查出夹带作弊,这些负责搜检的衙役们也要受到处罚,因此检查地格外认真。
有些衙役有些恶趣味,会故意利用搜检的机会为难考生。轮到薛时星时,衙役以防止夹带为由,把师娘准备的墨条全部切成了小块。又让薛时星脱了衣服检查。等衙役允许他把衣服穿上时,薛时星已经冻得牙齿打颤了。
县学并不大,号舍在县学东南角。薛时星凭借号牌,很快找到自己的号舍。托许县令的福,号舍几天前进行过清理和修缮。只不过修缮的主要是大的损坏,边边角角就照顾不到了。
比如薛时星的这间号舍,屋檐瓦片就少了几块。一旦下雨,雨水就会飘进内舍,打湿卷子。薛时星不敢马虎,拿出带来的油布,先把头顶的屋檐补起来,又把答题的木板往内挪了挪。等把这些做完,天光已微微发亮。
辰时一到,衙役前来发卷。
收到试卷,薛时星先大致看了一下卷面。只有一道四书文题和一道诗贴题。四书文即八股文,不过县试的要求并不高,格式正确、经义解释正确、语句通顺即可。字数三百到三百五十字之内为宜。对薛时星来说不难。
他一边磨墨,一边打腹稿。打完腹稿,先在草稿纸上誊写一边,又修改了一下。最后才誊抄在答题纸上。
今天实在是太冷,等他把文章誊抄完,手已经冻僵了。他用镇纸把卷子压好,摊开来等字迹晾干。然后把手伸到衣服里,过了好一会儿,手才慢慢恢复知觉。
等卷子上的墨迹干了,他把答题纸仔细收起来,放在一边。又去看诗贴题。
诗贴题目为“春雪”,要求写一首七言绝句。
薛时星的诗作水平不稳定。灵感好的时候也能写出佳句。没有灵感时,虽然不能说“不好”,但是也称不上是佳作。或许是第一次参加科举的兴奋,薛时星很快写下了一首好诗。连他自己看完了,都觉得不错。
此时已是未时了,陆陆续续已经有人开始交卷。天色也越来越阴沉,薛时星担心后面会下雨。于是将试卷最后检查一遍后,就交卷了。
当薛时星回到暂住的小院儿,一股疲惫扑面而来。
虽然县试并不算难,但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薛时星还是最认真地对待。因此消耗了很多心神,此时真是又饿又困。
张雨福早有准备,变魔术一般拿出了一碗热气腾腾的大包子。此时薛时星还在孝期,明面上是不能吃肉的。但是张雨福收到过张夫子的“指示”,将炖好的红烧肉藏在大包子里,又做了几个大菜包子掩人耳目。薛时星一口气吃了六个包子,才感觉胃被填满。
此时张雨福把铺盖也已经整理好了。薛时星甚至没有洗漱,就倒在床上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