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锦书来 > 第57章 不归人

第57章 不归人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溶溶月色下,蟋蟀的吟唱透过窗子,似是耳边絮语。

人在怎样的时候,最容易念及旧事呢?

“十五年前似梦游,曾将诗句结风流……”

“昔为白面书郎去,今作苍须赞善来……”

曾经那样好的年华,海棠杏影,处处春情,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记忆里贞元末年的长安总是那样烂漫无暇,哪怕十余年后时过境迁,哪怕旧日里的年少才子慢慢白了头、花了眼、伤了心,也依旧灿若明珠,引得时光之海中的人们频频驻足回望。

白居易时常写诗留恋过往,这次倾诉的尤其多,写了诗还不够,又信笔拈来满篇满纸的旧年旧事,对现状却只字不提。元稹就着烛光一一翻看过去,越看,心神却越发不宁。

出什么事了,乐天?

若在往常,哪怕他再失意再无助,也不曾如此强烈地渴望逃离。直觉告诉自己白居易在长安过得不好,只可惜通州耳目闭塞,只要他不愿透露,自己就根本无从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更遑论替好友解忧或分担。

元稹蹙眉。可恨,自己终究只能困在通州这座小城里,做一个闲人。

“……你简直鬼迷了心窍!”

李建听完事情原委,震惊的劲儿还没缓过来,一股怒气就油然而生,可眼见白居易一潭死水般的消沉样,也没法真对他发火。

“相识十多年,你可真令我大开眼界,”他骂完一句犹嫌不够,继续数落道,“那伙人是什么人,你也说惹就惹?我只问你但凡有一步出了意外,你打算怎么办?你身边的那个小厮那么多人都见过,被当场抓个正着怎么办?!”

白居易抬眼望他,欲言又止后复又低下头,眼神空空的。他看上去憔悴了许多,即使在阳光下脸色也有些发暗,眼下不知什么时候起了褪不尽的乌青,也不知有多久没能睡个安稳觉了。

“我还没到不顾一切去拼命的地步,万事之前都会准备好,你大可放心。”

“这还不算拼命?”李建瞪他一眼,“微之若知道你为他这样,也不知作何感想。”

“你如何确定我就是为了他?”

“我还不知道你们?不就是嫌这朝中混沌之事太多,与你们的理念相悖,所以想着能清除一点是一点,往大了说,是在做你认为对国家好的事,往小了说,长安这个权力场清明一些,你的微之早日回来的可能也更大一些。”

夏蝉鸣叫不止,白居易闭上眼,去听那很久不曾静下来细赏的穿林打叶声。

李建沉沉地叹一口气,也不再言语,两个人就这样靠在凉亭里,沉默地陪伴着。白乐天就是这样,几乎能轻易看透任何人的心思,可殊不知他自己的心思若是被人猜起来,也同样不费吹灰之力。

六月多雨,一连数天的天色都阴沉暗淡,十分压抑人心。

淮西粮道被毁的消息在朝中传开,一来代表着对吴元济的讨伐前进了关键一步,二来也将李师道的司马昭之心暴露在所有人面前,朝廷与平卢之间的暗战被彻底摆到了明面上。就这样,主和的人心渐渐动摇起来,主战声音越来越响,一时间满堂文武皆争论不休。

这样的局面,虽称不上有多令人满意,但好歹允许了诸多不同声音的出现,比起一言堂与一边倒,无疑代表着希望。

这天夜里下了一场小雨,到清晨鸡鸣时分,地面刚巧湿润却不泥泞,行走起来最是舒服怡人。武元衡在坊门打开后不久便骑马出了门,借着仆从手中的灯笼走上街道朝大明宫方向而去。

黎明时分尚有着夜色的清凉,今早的风却尤其寒冷,拂上后颈时,竟令人忍不住打起寒颤。

奇了怪了。

他顺手拢了拢衣袍,目光却在无意中瞥见不远处的角落里,有寒光忽现。

不等他做出任何反应,利器破空的尖鸣便随着那寒光骤然响起——他瞬间感到胸口一凉,低头一看,只见一只羽箭已直直钻入身体,旋即而来的剧痛立刻传遍全身。

仆从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呆愣在原地,当他意识到危险,正欲呼救时,“嗖”的一声,第二支箭随之而来,他不及开口就被一箭封了喉。

武元衡手上失了力道,马匹受到惊吓扬蹄而起,将他重重掀落在地上,周遭杂乱的脚步声与兵刃碰撞声立刻围了过来——

他们是谁?

他顾不得伤痛,奋力睁开眼想要看清刺客的面容,可天色实在太暗,刺客又俱是一身黑衣掩去了身形容貌,根本无从看起。雪亮的刀尖劈头盖脸而至,他咬着牙往侧旁一滚,躲过了这一击,可身后紧跟着的第二刀,却无论如何也躲不过了——

颈边厉风鸣泣,鲜血淌开,风中瞬间带上了浓重的血腥。

当朝宰执不明不白被人杀害在长安城的大街上,朝野上下举座皆惊,一片哗然。

“光天化日之下行凶,这还有没有王法了!”

“你们还不知道吧?就在同一天,裴中丞也在早朝路上遇袭了!好在他命大躲得快,活了下来……”

“武相国死得冤啊……”

“他们如何结下的仇家?”

“这还用得着查吗!武相国和裴中丞何等身份,敢在长安地界堂而皇之动手,不是王承宗李师道之流还能有谁!”

“如此说来,这仗可不能再打了!他二人就是活生生的下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