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江东风华录 > 第75章 75 西谋皖城

第75章 75 西谋皖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孙权忽起身尊敬又诚恳道:“大国兵强于江、淮之间,莫可争锋。今又得袁术部众三万,实为江、淮大幸。臣与兄长愿随大国,平天下之计。”

“哦?如何道来。”刘勋拨动箜篌琴弦,其声靡靡,昏而绕耳,似一股掺杂了陈酒的音律,令人将入温柔乡。

孙权半跪称臣,极尽谦卑,诚恳请道:“兄长信言:海昏县上缭城宗民,数欺臣下,已困扰年余。曾欲击之,然征路不便,愿请大国出兵为援,解臣燃眉之急。且,上缭富庶殷实,得之可富大国,可谓两全之计,望明府考量。”

刘勋婉拒道:“海昏路遥,孤近日不欲远征也。”

“这……”孙权遗憾摇头,便起身归入座中,不再言语。

刘勋倒是奇怪:“你,不欲再劝孤两句?”

“啊。”孙权愣愣一怔神,似发呆乍醒,支支吾吾道:“兄长道,一切听凭明府之意,若需出征,仲谋当领陈武偕行,为明府前锋。”

“你?”刘勋意味深长地蔑呵两声,却一细想,孙策应只是一个建议,否则,当派说客来此才是。

孙策此番提议不无道理,其一,孙策所领丹阳郡与豫章郡海昏县之间隔有黄山山脉,想要攻打海昏,难度极大。其二,刘勋纳了袁术部众万余人,虽实力大增,却面临着赡养军马等钱粮开支问题。

其三,上缭城富得流油。刘勋曾借粮失败,甚是失面子。

建安三年秋,也是去年,彭蠡泽水暴涨,洪涝百里,致沿岸一带的寻阳、柴桑等地颗粒无收。庐江因此受灾严重,刘勋曾遣从弟刘偕就近去豫章郡买粮赈援寻阳。

未曾想,豫章太守华歆以自家囤粮亦紧缺,拒绝刘勋的请求,但好在与他一个建议,便是海昏县、上缭城,华歆以太守之名,令上缭城宗帅共出三万斛米卖与刘勋。

然而,华歆根本无力遣命上缭城中山越宗帅,一纸诏令,不过需言,刘偕领命赴往海昏上缭,辗转数月,只购得数千斛米,狼狈疲倦,得不偿失。

这笔账,刘勋早已记下,亦有征伐海昏县之意。今孙策遣使送丰厚礼物向刘勋称臣,若以此战立威,吞并江东,并无不可。

刘勋乃道:“孙仲谋,你兄长可还有言语嘱咐你需转述?”

孙权敏锐地察觉刘勋话中之意,临行之前,孙策将海昏与刘勋之间的恩怨一五一十与他道来,他便知,刘勋本就有攻打海昏之意。

“是,是仲谋疏忽。呃……兄长还言:海昏素以沃土丰粮,封城自傲,实为天下逆贼,罔顾百姓生死,当为朝廷征之,以慰黎民。”孙权忙起身拱手,又因双目有疾,不慎磕绊到案几,踉跄伏身,乃稳住重心。

刘勋强忍笑意,原以为是个高深莫测的少年英雄,没想到,不过是个呆呆傻傻的瞎子。他乍被这滑稽之景彻底逗笑,但又不太好意思当面笑得太过分,便侧眸扶额,直至笑意被压住,方道:“孤自当承天子之命,出而伐之!”

孙权似喜又惊,忙再半跪而请道:“兄长道,令权随明府出征,一尽薄力!”

刘勋收眸敛眉冷笑一声,再度鄙夷地打量孙权,见他柔弱不堪,全无兄长英姿,是既嫌弃又窃喜,道:“你如此柔弱,怎堪军旅疾苦?不若,留在这皖城,待孤凯旋归来,再请你兄长来做客也。”

“……谨遵明府之意。”孙权愣愣地大声拱手而应。但其身后的陈武顿时睁大了双眼,脸色铁黑,掌中捏了一把冷汗。

刘勋见陈武的反应,则是愈发心满意足,拿捏孙策还不简单,就是当年,孙策也被祖郎打得屁滚尿流,如今怎配和他一试高低?便又谑道:“小公子,还是多吃几口粮罢。”

孙权抬手傻傻地摸了摸脸颊,似是知他在说自己瘦,只得点头赔笑道:“喏、喏……”

刘勋捧腹嘲笑不绝,直至郡司马刘晔领来两个美人,赠与孙权,道:“公子远自江东来,当尽温柔之乡,且自放纵。”

“这……”孙权僵硬地后退半步,捂住口鼻,连呛数声,嫌这脂粉气太重。

“还不快去服侍公子?”刘晔冷声而令。

“子烈救我!”孙权忙向陈武身侧躲去,陈武也立即攘开左臂,护孙权于怀中,右手并抚剑柄,怒斥:“府君、司马!岂欲强人所难?”

“原是我会错意,小兄弟休怒。”刘晔浅浅赔笑两声,便令道:“来人,送使者入府安住!”

陈武护孙权于身旁,带他随侍从指路而去,寸步不离。

尚未走远之时,孙权耳廓轻动,似窥得一二片语,只闻刘晔劝谏道:“上缭虽小,但城坚池深,攻难守易,非旦夕能克。况且,兵疲於外,易致大国内虚。若孙策乘虚而袭,后难独守。此乃危险之局,万不可出兵!”

“子扬勿虑,孤自有打算。”刘勋阴沉而答,邪笑潜于声色。

再往后,孙权难听清巨细,只得作罢。

此夜,刘勋以宴使者为名,邀庐江郡中诸吏来会,以刘晔为首的诸臣,再次劝谏刘勋休要出兵。

刘勋取出一方布帛,摔于地毯上,道:“从弟刘偕,数以书状孤此事,请以相助,诛讨逆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