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握刀铣舟 > 第39章 【揠风而行】

第39章 【揠风而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为何其稳重至于软弱,权斗不必说它,主和一脉趁势抑王爵也——年纪一桩,却也不得等闲视之。

因它已是七老八十的朝廷,七老八十者,正与四五十壮年的诸小国逞凶斗勇。

那是帝国没落的表现。官场讲资历,凭的是发白髯长,朝堂自然僵化。

纵观年高体孱而已得利者,其群体所求总不过是:求稳。

此事从长计议。

圆滑,世故,不必多冲劲。——也冲不大动。

狭路相逢怂者苟。

穷而老,则有恃老行凶,富而老,则多的是既然快退了,不肯惹事。或不愿退者,要将最后一滴好处也薅到自家。

也有权贵凭年长不惧发疯:索性享受过了,也吃不到往后乱搞的苦。哪管其余国人是否豆蔻华年正好。

画中诸大臣学垂拱而不得,困顿周旋,一身奢贵碎骨扫拢,所敢拼者,乃晚节不保四字虚名。

既敢晚节不保,立彼辱约,却不敢拼着残年之躯改天换日血溅五步。这便是被岁月磨掉的棱角和血性。

少年意气消磨尽。

这也是帮主当年为何讲,青壮之年当执牛耳,赤子衷心当握权筹。

实在是太多爬爵禄而尊厚者,最后都会忘记少年时代的志气。因为它真的需要爬太久了。

一路攀爬一路结网借力,最后被网缠绕束缚,成为那陈朽巨茧上的一段枯枝。

譬如王朝立久,武勋成势,新贵转旧。勋贵恋栈,时代就又回到了论资排辈的时候。

正所谓,我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呵呵。

至于青壮,虽偏激极端的青年也有,或被冠以英杰,实乃人见则避的破坏好手,恰如五陵游侠黄衫虬髯,身正行邪喜怒无定不可捉摸。

然而更有赤子之心,不偏执、不裹乱。明辨是非,精炼无畏。

譬如学堂里拎个总角之龄,拎个初初及笄的,其办会揽事亦能运筹周全、行文有物,竟好过以阿谀逢迎跻身者顿首顿首、递茶倒酒。

帮主座下,有多少新人旧客十五赴征程、二十为车骑,三十主经义、四十统算筹。掌权的青年才俊方不愧天赋此人间一斗才俊姿材,否则,只一群长得好看些的力蚁工蜂罢了。

年轻人主事,族群也年富力壮,血气方刚。

使者拱手,贺道:“贵主年轻有为。”

又笑道,“君等也会有老而掌权的一天。”

主人家如今年轻,再过几十年,不也老而掌权么。听闻那朝堂女帝,与帮主一般年纪,未有储君,已具贤名,自也要再当个六七十年皇帝。

帮主笑着摇头:“我们有无穷的岁月,我们的权柄却要永远给年轻人。”

总是新出产的头脑更灵便好用些。

再有人性也有不易变者、跋扈更有不受挫者。少年时受不得一点气,年长后依然受不得一点气,年轻时血性,老来仍嗜杀,这是少年时的“意气”不曾消磨,未肯随时消沉。

然而譬如汉武,即使血性未泯,耳目好用,这性情放在经营日久的影响力下,恐不再合时宜。

帮主便自信为平和良善之人,又哪里肯保证永远好脾气呢。

毕竟年长者稳重,做大佬却不需要稳重,稳重是防守,是无用的老成持重,她历来是以攻为守的。

总归是各自用人内政,使者抵挡不住,也不强争,作出相谈甚欢的样子。

以和为贵。

以商路为名出使,比他从前提着脑袋到处打机锋好受多了。

他来后借盘桓数日之际,暗观此方势力,确甚宏广,只不称王称帝而已,实已无差。

若能结交互盟,不论服膺本国,伐征邻邦,都为助力。

不知主家是否亦有借势讨西京之意。

于是小宴上使臣又欲送礼。

先借着更衣,在外面拦住引路帮众,悄声问。

“前头开宴,有一男子坐贵主人不远,貌美如霜,身清仪端,这是贵主人的贵妃?”

使臣以衣识人,印象里只记得那男子穿得比较鲜亮。

他们小国听闻大国历来是贵妃很漂亮,中宫较端庄,中宫为主人安排后宫。

不像他们小国,王后兼有美色。

听说古时此地诸侯各有美人,美人也为姬妾,少有王后。

这帮派主人后宫换了男人,应该一样。

引路的帮众奇看他一眼,回答:“不是。”

使者欢喜。

看来并不是得宠侍君。

于是腹兴信心:“那我有一桩好姻缘,送给主人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