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重生后屠户小娘一心考公 > 第9章 第9章

第9章 第9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捕快拨了四个人给她,三个是青壮年,还有一个沉稳的中年人。

日已偏中,近午了。

“大家先去用饭吧,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姜满遣了他们走。

待到只剩下师徒两个时,姜满开口道:“夫子的恩德,我永远记得。多谢夫子了。”

慕容徵听她言语真挚,不似有伪。更兼她的救命之恩还没报呢……

“师父给徒弟解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自古以来,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慕容徵淡淡垂下眼睫。

他自幼生长在宫廷,又是皇后唯一的独子,饮金馔玉似的养大了。能在他身边侍奉出现的,必然是识文字、通宫规的宫婢与内侍们。

慕容徵回忆起从前侍奉他的宫婢们,太静了,举手投足间找不出任何错处,这是他的母亲——大昭的嫡皇后未曾病逝前为他挑选的人。

这才是人生难预料,曾经高高在上的东宫太子犹如丧家之犬般被摒弃,收了个杀猪为生的女弟子。

等两人吃过饭,姜满不知从哪里翻出来一张硕大的空白纸张来。

她手里捏着只因舔饱了墨汁而格外圆润的毛笔,她思考一会儿,便在整张白纸的中间写下几个字:碎案件尸体藏匿设想。

然后把上午她对大家说的设想用文字模式搬到了纸上。

慕容徵本来预备她来说想法,他就帮她润色代笔。直到她白纸的一角填充的干干净净后,他走上前去看时,也着实惊了一下。

宣纸雪白,墨汁黢黑,纸上的字迹便十分突出。

‘字如其人,见信如面’,这话还是慕容徵开蒙后,他的蒙师——天水碧书院院长宇文老夫子常说的。

因那时他还是一个稚龄小童,路都走不稳,一手正楷被蒙师夸过‘很有风骨’。

从他知道姜满是个屠户女时起,他从头痛到接受,自己可能要像教导刚开蒙的幼童那样,什么都要耐心教。

只他看见她的字迹时,确实吃一惊。他本以为入眼的字会歪歪扭扭的,没想到这一手行草写得真是颇具锋芒。

“阿满,你这手字写得好,不知师从谁人?”慕容徵问。

姜满满门心思都在查找碎尸的下一处放置尸体的地点,经他一问。她低头也瞥见了自己笔下熟悉的字……

这是,前世与慕容徵夫妻结发三十余年留下的烙印。从前的她讨厌读书写字,可她有小就有一项过目不忘的本领。但这样的本领对读书的男子有用,对一个整理里手拿屠刀、杀猪为生的屠户女却没什么用处。

国人对女儿的教养中,从骨子里记住的一句简单俚语就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扁担横着走’。

上一世慕容信最喜欢在厢房灯下,喁喁私语中把她圈入怀中练字。

有一回她不情愿被他强压着写那些字,一愤怒。手里那只舔饱了墨汁的毛笔被她狠狠投向了明光纸糊的窗户。刺地一声横在窗子中间,窗上墨汁淋漓。

“你做什么要我临你的字迹?普天下只有你的字是‘天下第一’吗?”姜满恨问。

“阿满,我们是夫妻。外头多少人千金求我的字,我还不肯卖呢!”慕容信蹙眉,书桌旁一盏乌木纱灯衬得他那双细长的瑞风眼比墨还要浓稠的黑。

灯下慕容信右边眼尾下有一粒芝麻大小的泪痣,衬得他妖冶起来。

他说:“我是你的夫婿,你的一切自然该听我的安排。”

她的手里再次被他强势塞进另一只毛笔,右手依旧被他攥在手里,似一架精制华美的提线木偶。

“阿满。”慕容徵的声音把她拉回现实,她愣愣看了他一眼。

“夫子高看我了,这手字原是我年幼无知时救济个乞讨的乞丐,他为了谢我,送了我一本字帖,我时常临习。”拥有上一世宅斗经验的她,说起谎话来连草稿都不用打。

慕容徵与姜满相处毕竟才几日时间,他虽看得出他这个小徒弟虽然从前在读书一道上不精——其实也能理解,毕竟她只是一个屠户家的女儿。

世人看重读书,因为读书科考后受益可及家族。但现下思想是:女儿迟早都要出嫁,她嫁了就是别人家的了,读书有什么用?

其实许多上流阶层,比如王公大臣家里都会让他们的子女读书。因为作为上位者,他们深谙读书带来的好处。

“夫子,既然土与火都已找到了,那我便要去找接下来的残尸了。”姜满收了纸笔,抬起脸直视慕容徵道。

“夫子之前被马匪绑走,全是被我做徒弟的带累了。现下我做的一切就由我自己一人负责吧。”

夫子,你不必陪我一起撞南墙。

“我心里很感激夫子送饭恩情,且夫子与我虽相识日子不多,在旁人诋毁、鄙弃我时,你却能站出来处处维护我。”

多谢你,没有让我一个人孤立无援。

但慕容徵不肯回家去,他说做人夫子的,传道授业解惑,可不仅仅只是死读课本上的东西。

姜满听得心中微暖,指挥了李捕快交给她的四个人分组行动,两人一组,去查附近与“水”相关的地方。

首先考虑的是衙门东侧的那条河。根据金陵《桃源县志》记载这河里的水是活水,站在岸边,不见源头,不知去往。

“这……三四月正是芳草溪的汛期,若贸然下水,恐有性命之忧。”李捕快拨给她的人里有个沉稳的中年人,大家都叫他“老李”。

老李又说:“我们不如把这芳草溪当做最后的考虑范围吧,先找其他的,如都没有消息,那再请专业的‘弄潮儿’寻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