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非也,今夜若陛下去了永安宫,群臣会知晓,在陛下心中,功过分明,绝不会因血缘之由累及无辜,轻看了朝中股肱……”容鹿鸣答得理直气壮。
萧正则忍了笑意,松开她,靠住了阑干听她继续编,觉得比茶馆听书还有趣。
“陛下……”
萧正则托着太阳穴,悠然自得地看月,也看她,“嗯,皇后接着说。”
桂香随风,时浓时淡,明日让人送罐桂花蜜来,他想,心里记得这是容鹿鸣极喜欢的。
花香和美人让萧正则放松了警惕,他垂下眼帘:“朕是不太懂皇后想说什么,朕不过是想去皇后宫中,让皇后为朕换药,怎么还牵扯上朝中股肱了?”
容鹿鸣立即闭口,面颊胀红,恭敬地扶萧正则起身。
萧正则觉得有趣极了,似乎连胸前的伤口都不痛了。
萧正则胸口的伤又在渗血。容鹿鸣赶忙令人垫了个缂丝兰花面的靠枕,让他斜倚在床榻之上。
“美盼、昙现,速取药和纱布来。”容鹿鸣系了襻膊,净了手,轻轻松开萧正则的衣襟,解开他浸血的绷带,露出男性结实的胸膛。久在沙场,她没有太多顾忌。
从红木的漆盘中取了药瓶,容鹿鸣先倒了些在掌心,闻了闻,问道:“这可是陆院判配的药?”
“回皇后娘娘的话,是。”这称呼让容鹿鸣怔了怔。
收回心神,上一任太医院院判容鹿鸣是认识的,也姓陆,陆徐,陆谦的大伯父。陆徐曾做过随军医官,容鹿鸣小时候跟他学过医术。“陆谦的医术不如师父啊。”容鹿鸣在心里叹。
“陛下可信得过我?”容鹿鸣笑着问。
第二次听她这样问,萧正则有些怒意:命都给她了,怎还这样说?但见她笑着,那点儿怒气便散了。
见他微微颔首,容鹿鸣唤了下人:“郁雾,去把我的药箱取来。”她特地叫了萧正则拨给她的女官。
萧正会不明白她的心思?信与不信,信到什么程度,她比他还要谨慎。
取出锡制的小药瓶,拧开盖子,药气浓郁,带些辛辣。
“皇后娘娘……”昙现出声提醒。
“无妨,”萧正则把那药瓶捏在手上,“皇后这药,在南境军中颇为出名呐,据说很痛,但极有效。”
南境细事,他竟也清楚,容鹿鸣想,面上平和,谦恭地解释:“掺了几味性烈的药,可以止血生肌,收敛伤口。但请陛下忍一忍。”
轻细地,她把药粉洒在他伤口上,淡淡的血雾漫起来。比疼痛更引他注意的是,她的手紧紧握着自己的,跟那时候一样,像是怕自己忍不了这痛似的。萧正则翘了翘嘴角。
抻开洁净的纱布,容鹿鸣为萧正则重新包扎。他们挨得那样近,彼此都能嗅到对方身上的气息。他身上染了淡淡的白檀香。她看见了他胸前和手臂上的伤痕。
一时的,旧日回忆又捕住了她。那次被萧正则以刃抵喉后,她并未动怒,只以为他喝醉了,又是自己心爱的徒弟,以后让他少碰甘酿便是。
没过几日,她就回了南境,照旧没支会任何人。聚散离合她都看得很淡了,也曾玩笑般地想过:若一场送别,转身成诀别,让人日后回想起来,徒增伤感。
她在南境畅快地杀着敌。战争间隙,不时还用隐语写信给容雅歌,讨论兵法战术。有一日,容雅歌写来封信,要她阅后即焚。信上说,萧正则突然请旨出征,蛰伏多年,他恐怕要动手了。京中政局将变……
她焚信时闻得烛火是苦的,一个不留意,指尖一疼,被热焰燎伤,她这才明白不是梦境。
她为助他远离政争多做谋划,也曾教他明哲保身。他这次冒然行动,委实不明智,若其他皇子再暗中谋害,此去该有多少危险?
她人在军帐之中,忧心如焚。想到他药不离手,孱弱无力,若在盛世,可堪个文治明君,可在这乱世中,她怕他未及立足便已殒命。
于是飞鸽传书容雅歌,请他务必施以援手,亦告知他,自己会与萧正则割席分坐。
他既一头扎入纷乱政局,容家就不便再与他过多牵扯。为了护他不卷入更大纷争,也为容家不至因政争崩溃——在平定战乱前。
她在烛光投下的小片光影里,深深浅浅地想许多事。她还有许多东西没教给他:他的工笔佛像仍显粗疏,草体亦写得不够肆意……淡淡的遗憾一丝丝聚在她心里,攒成一朵苦涩的云。
林间的风打着呼哨,她挑帐望向碧落,天色初明,暗云汇集,恐将雨。与她的心境相照。
她不气他不听劝说,只觉得遗憾和感伤。多好的慧根呐,大抵这就是命数吧。先前她还想着,若她自己战死沙场,就由他书画恣肆,代她快意一生。此时看来,怪她自己妄生了执念。
“美盼。”
侍女应诺入帐。
“传信相府。自今日起,不论七皇子派什么人来、送什么东西,一概不许见、不许收。”
他寄来军中的信,她也不回,直接令美盼烧掉。
次年返京,她自宫中归相府,即刻闭门不出,称病谢客。
听闻他亦自北境战场归京不久,尚在养伤。
她在书斋临一张前朝名帖《逍遥游》,顿笔几误。索性搁了笔,叫美盼去把相熟的药铺掌柜请来。
“少将军哪里不舒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