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三国]穿越后建立蜀维埃 > 第21章 夺江陵(一)

第21章 夺江陵(一)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人言曹操多奸巧,果然亚似秦赵高,欺君误国非正道,全凭势力压当朝,站立在丹樨微微笑,哪怕虎穴与笼牢......”从议事堂回到自己的小院,卫舒走着走着便唱起来,诸葛亮忍不住笑起来,尽管真正的难题才刚刚开始,他们却算得上首战告捷,放松一下也好。

刘备紧随其后,路过时看到卫舒立于树下,唱的是他从未听过的歌曲,歌词听起来在骂曹操。落花纷纷,竹影重重,他驻足看了一会,才朗声呼喊二位军师的名字。

“主公。”卫舒赶紧收了自己荒腔走调的歌声。

“备打扰军师的雅兴了吗?”

“没有,没有。”卫舒挠挠头,“主公,今天卫舒是不是让您为难了?”

“没有,没有,”刘备摇头,“这不是你需要担心的事情,既然下了决心,就要好好做下去,至于其他的,是身为主公的我需要处理的呀。”

卫舒听完这话恨不得立刻再写十个发展战略规划出来,东汉魅魔,名不虚传。

“我来是为了提醒军师收拾行装,明日随我去江陵,”刘备说道,“我还要去和糜竺等人用昼食。”

“恭送主公。”卫舒与诸葛亮都明白,没有留他在这里吃饭。

刘备走出小院,一路穿廊过院,隐约间听到糜芳的声音:“我看主公是有些忘本了吧,有了几个军师就把老臣都抛开了,当年他算什么?现在阿姊刚去世便如此行事,我们的家产是白送的吗...”

“哎呀,哎呀,别说了,隔墙有耳啊二弟。”是糜竺的声音,“再说主公的主张也不全无道理。”

“哼,要不是大哥,我今日早就说出来了,我怕什么呢?我们的家产投给谁不封侯拜相?”

“嗳,我只求乱世中家人无虞,主公本性良善,最终不会亏待你我,这里人多口杂,快别说了,以后不要让我再听到你这般说辞...”

刘备停下脚步,自己在园中假石后坐了一会,糜芳的话并没有说错,怀揣私心的人看别人,便也是有私心的;怀揣公心的人看别人,便是一心为公的,他现在如此行事,就是会给人一种偏宠新臣的错觉。而他扪心自问,他的心是偏的吗?是的,因为他习惯于给新人机会,因为他明白诸葛亮和卫舒为他指明的这条道路是对的。

糜家在他落魄的时候资助他,他心存感激,但糜竺和糜芳的能力属实中庸,他不能把最重要的实权放到他们身上,那他们走到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地步了吗?他心里斟酌片刻,远远还没到那个地步。

他抬头看了会天,估摸了一会时间,去找糜芳等人吃饭了,一切如常,要是即刻进去,糜竺等人疑心他听到,心里反而有负担,现在他最应该做的,是安抚老臣心。

卫舒与诸葛亮看刘备走远,呼唤侍从,准备与沈暄等人吃饭,玉弗从屋里端出小米饭和若干菜蔬,脸上带着略加思索的表情:“我看刘皇叔不失为一位明主。”

“哦?既然这样,玉弗便同我一起辅佐明主吧。”卫舒拉着玉弗的小手。

“我?我哪行呢?”玉弗摇头,“一介...我不行吧。”

“哎,事情不做怎么知道呢?你聪明又识字,”卫舒放下饭碗,拱手作揖,“有个差事,明天辛苦你同我一起去江陵吧。”

“卫...”玉弗想叫她阿舒,可诸葛亮还在这里,总归不太方便,“公子,你别开我的玩笑了。”

“真的,难不成真要我求你?”卫舒站起身来,当真给她作了个大揖,“求...”

“快别这样,我我我,我去就是了。”卫舒的风姿让她想起一个人,当日在长安城,他也是这样求她,求她拯救大汉的天下。

“明日桐儿也与我一起去吧。”刘桐是刘备的大女儿。

“是,师傅。”刘桐眼睛亮起来,卫舒之前便告诉她,要逐步带她开始步入朝堂,让她好好学习,现在机会来了。

刘湘听到这话,哇的一声哭起来:“我也要去。”自从卫舒收了刘备的两个女儿当徒弟,她们基本也不怎么回刘备后院去了,刘桐年纪稍大且极有主见,刘湘年纪尚小,卫舒又很宠爱,故而十分依恋卫舒。

“战场危险,不是儿戏,等你再大些,我再让你去。”卫舒细声细气,为她拭去泪水,“湘儿,你随诸葛叔叔在家好好念书好不好?你不是说最喜欢诸葛叔叔了吗?说他长得美,学问好...”

“那师傅下次一定记得带我。”刘湘一听诸葛亮照顾她,勉强答应。

“去江陵,你说我会不会遇见一个人?”卫舒笑问诸葛亮,说罢学了两声鸡叫。

“仿佛那种鸟不是这么叫的。”诸葛亮答曰,“不过前几日确实有消息传来。”

“看来兄长对江陵是势在必得啊。”

“是子逸势在必得啊。”

-----------------

天刚刚泛起一层鱼肚白,刘备与诸葛亮已稳坐点将台,余下众人肃立听令。除了一干老臣,又多了黄忠魏延等大将,两人对视一眼,微微点头。

诸葛亮说道:“江陵乃荆州要地,曹仁据守,兵精粮足,又兼周公瑾围攻数月,虎视眈眈。众将今应谨慎行事,强攻智取,皆应有之:传令官何在?命你先大军而行,传令于徐元直速赴夏口,镇守长江口,切断周瑜退路;云长引精兵伏于当阳道,务必阻截曹仁逃军。”

“遵命。”

“魏延黄忠,各率本部兵马,分别驰援元直、云长二人。”

“主公与子龙、子逸亲率中军入城,子逸炮火开路,子龙务必速占城防;”说罢诸葛亮微微眯眼,气定神闲地一笑,“待我军入城时,我已有安排,子逸可见机行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