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个深陷潭啊。杨明有点无语,施了个法术将锦鲤放回水里,让后者一个摆尾荡起好大一片涟漪来:“好了,这下就变成‘涟漪翻’了。”
“打扰各位先生兴致了。”两人说得正热闹,那边城正也忍不住插话了。
他告诉两人,今年春儿来得晚,现下还不算春天呢。
“嗯?”这让三人很是意外。
你就见来路上青意点点,四处可见薄薄的青苔,竟然还不算春天?
“这就是先生们有所不知了。”城正摆了摆手。
他们青稞城向来温暖,就是唤寒……哦哦,也就是冬天,也能瞧见星星点点的绿。
“这要真是开春了,梭芦是最早知道的。”城正解释到。他嘴里的梭芦是本地的一种水生禾草,春天就从水里探出头来,几天不见就高高大大一片,到了与半夏交际之时便会开出蓝色的花,叫水一打半江都是花瓣,本地人称之为“浮兰朵”,也叫“半城蓝”。
“半城蓝啊。”脑海里不禁浮现出蓝瓣漂浮的河,杨陆笑这名字倒是直白。
杨明有些好奇,询问得知这附近最大的江叫不渡江,包括城里的旁边县里的还有那边的城,周围流淌的水系都是分支于它。
“不渡江?”这名字可就更有意思了。
别看城正不太擅长于和人打交道,说起这个那是如数家珍。
他解释说这不渡江大,江水浩浩荡荡瞧不见边际,跟通天似的,最早有好奇渡河之人也往往不见归来,时日久了便被称为“不渡江”、“无边河”、“九渊海”。
“江河海还挺齐全。”杨明忍不住吐槽到。
“都说这江能通到海里去呢。”城正陪笑道。
“城正真是博学多识,不愧为整理记录之人。”杨陆赞许道。
“害,不过是比旁人多了解本地外加见过几本城志罢了。”后者也是谦虚。
一会儿功夫,篷船摆渡到了城阁,门口自是早有人相应。
“城正大人,杨家的大人们,你们回来啦。”一青年远远就在摆手,待到几人下船又要领着众人下跪。
“这位是?”杨陆问城正。
“是小丹,在阁里帮忙的。”后者又紧张起来,看上去像是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礼数不够,那边拜完了又不方便单独跪礼,一时间站也不是跪也不是,很是窘迫。
“是这样。”杨陆当然不要他跪,顺手扶住带了过去。
他们跪的是杨家,待城丞归来自然要正式再迎一次,现在纠结这些也没什么意义。
倒是小丹好奇地看着几人。临了三人还听见他在背后拉着人偷偷道:“这就是杨家人?也没两个脑袋三头六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