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红楼]一梦华胥国 > 第20章 春风又送及第花

第20章 春风又送及第花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宁荣二府的赏花宴确然不错,尤其是作为没有社交任务只是凑个热闹的小孩。

林璟更打卡了稀缺限定“宁国府·完整的会芳园”——元妃省亲的时候宁府的会芳园墙垣楼阁拆去,并入荣府东大院中,泰半成了大观园的一部分,仅天香楼、从绿堂等几处轩馆幸存。

荣国府还没来得及被改造成贾赦东大院的大花园也漂亮,文端容的花鸟图更好,虽然最后为着名声好听,还是用了小史氏,也就是贾敬夫人、贾父娘家侄男的名头,横竖花园是看了,画也赏了。

再是年纪小,再是亲戚家,也是女男七岁不同席的岁数了,贾瑗一个小女娘邀请林璟来家中玩是天经地义,贾敏也可说是舅父,但吴、赵二夫人与裴雪,虽说也是长辈,到底好说不好听。

倒不至于有什么龌龊话,到底年纪尚小,但是长于内宅夫人之手也不是什么好名声,虽说自家亲戚聚聚也不外传,总归是不如用几个夫人的名头来得好,偏张夫人已经过世了,王夫人又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说他参加诗社竟是自己都不信的,所幸还有个小史氏。

不然贾父都想着要不干脆他亲自来做这个东道罢了。

如今自然没有娘娘了,但是东大院估摸着还是得造的,而且贾家会不会再出个“耶耶”也不好说。

因此,真的是限时景观,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一来纵使社会背景来了个大转弯,但贾家只要还有当皇亲国戚的想头,大雍不能送女儿进宫又如何?送男儿不也是一样。

二来,贾元春生在大年初一有大造化,这不还有个贾宝玉,衔玉而生怎么不能有大造化了?

男儿能有什么大造化?可不就是嫁得好人家,天底下至尊至贵即皇家,就是贾家不愿意,皇家也不能答应一个有大造化的男儿不嫁入皇家啊!

或者说,不嫁也行,出家侍奉三清还是佛祖皆可,只能二选一,而且不是贾家选。至于嫁到旁的人家去就不用想了,退一万步来说,你贾家敢嫁,别人家且不敢娶。

谁敢和皇家抢人?

昔者秦汉时,魏王豹强纳薄氏不正是因鸣雌亭侯为其看相,谓之当生天子也之故。娶一个衔玉而诞有大造化的男儿,这是想作魏王还是想当汉高祖呢……

这都是后话,迫在眉睫的还得是林海又给她们加功课了。

对于林海来说,一个标准的文人,就是要大事小事写点诗文抒发一下情感,没事也最好写写,要不怎么说“为赋新词强说愁”?

这也有几分道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日常不多练习,如何能在贡院里下笔如有神?这与后世的日记、周记又或观后感、读后感、听后感……听着都叫人想问哪来那么多感想的练笔作并无太大差别,都是用来锻炼文笔、培养手感罢了。

道理自然是这么个道理,但是,于林璟而言,这不就是春游还要写个命题作文吗?

这都什么人间疾苦!

说归说,闹归闹,该写的还是得写。

何况,比起制艺,就命了个题的小作文算什么?

“制艺”又称“时文”,有个更广为人知,也可以说是臭名昭著的名字,叫作“八股文”。

是的,林璟已经开始学写八股文了……

虽然在后世闻风臭十里,堪称因循守旧禁锢思想的代名词,但是真正身处“古代”,林璟越发认识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谓至理名言。

站在后世的角度,八股文当然是落后的,但是在具体的历史时间,却不能一概而论。在成为必然灭亡的“旧事物”之前,八股文也曾经是充满活力的新事物。

所谓八股文,就是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的文体,故谓之“八股”。

曾经林璟也觉得八股罪大莫及,但是身在其中才知道,不是的。

存在即合理,八股是内容僵化,是束缚思想,但是在这个知识垄断严重的时代,也正是这样强制的刻板格式,在一定程度上拉平了世家门阀和寒门之间的差距,保障了科举考试的相对公平。

绝对公平是不可能的,起码在现今,及至未来几百年的社会环境下是不可能的。

都不用别人,就林璟自己,不说一般的寒门士子,就是主角光环加身的众多起步状元,动辄□□,更甚至是六元及第科举文主角,有她的起点的都寥寥无几。

她要不是生在林家,也没有烦恼课业太多的余地,笔墨纸砚就够她犯愁了,甚至读书都是个奢望,再差一点,命都不好说有没有……

即使往前两朝都已不是门阀士族当道的时代,但不代表底层百姓读得起书,考得起科举。

寒门,也得有门才行。

就古代书籍的价格,能读书的最差也得是个小地主才供得起。

堪堪开蒙的林璟尚且如此,往后就更不用说了,现在可没有互联网,书中自有黄金屋可不是虚话,书本身就价比黄金了。

就算是传播最广泛的四书五经,用最便宜的梨木,纸也用最次的竹纸,也得百文一册。

后世仿制的竖版线装书,全套四书五经下来得要十一册,但真正的古代书,印刷和装帧的水平都远远比不上,更是只有多的没有少的。

当然,哪怕就按着十一册算,一千一百文可也不是小数目了,都够刘姥姥一大家子大半个月的嚼用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