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两辈子加起来已经三十有余了的林璟而言,别说同一年出生的了,就算贾瑗真的比她大两岁又如何?
别的比如亲娘亲祖母还有亲叔叔已经没有办法了,了不得安慰自己都是古人,从出生年月上看她就是小辈没错,认真算起来还是她占了人家便宜……但是好容易来了个贾瑗,可以用入门早这个由头当师姊,她是绝对不可能退一步当妹妹的。
贾瑗会成为林璟的同窗,是她的舅父贾敏从中牵线一力促成的。
贾敏不愧是贾代善的掌上明珠,荣国府鼎盛时期真金白银养出来的闺房之秀,不是说他一脚出门八脚迈的大家千金体统,而是他的眼界见识——贾代善大概没少感慨贾敏怎么不是女孩,尤其是他两个姐姐在旁边比着,贾代善想不觉得贾敏是前头两块砖引出来的玉都难。
午憩时分,听着贾瑗分说她今日险些迟到的原因——因着宁荣街更远,贾瑗一向是比林璟这个铁血踩点战士要早到的,比林璟晚对她而言和迟到没有什么差别……即使林璟已经很入乡随俗,为了表现自己尊师重道,都会提前一刻钟到了。
却原来贾瑗出门前去向贾父请安,正撞上史太君发作孝期都没管住自个贪花好色毛病的贾赦才耽搁了。
贾瑗是贾代善现今唯一的孙子,却是二房的姐儿,不是承重孙,只消服一年齐衰不杖期,但贾赦不但是贾代善的亲儿子,还是爵位继承人,她是扎扎实实要守三年斩衰的。
不哀毁过礼是她遵从本朝新风,但是守孝不如礼就是妥妥的逆子。
贾赦倒也没有蠢到家,把事情牢牢按在自己的院子,更没有弄出幌子来,但史太君接受不了,感情上接受无能,利益上更接受不了,虽然贾赦已经被袭爵,但是若被告发不守孝,她连一等将军都没得当,降爵都算好的,直接革去都没话好说。
虽然史太君都快气疯了也没想着让贾瑗掺和,强压着怒火把她打发走了,忍到贾瑗人都上了车才发作。
架不住贾瑗是荣国府上下的凤凰蛋,她铁了心逼问,荣庆堂的小厮不敢说明白了,更不敢死扛着真的一个字不说得罪她,又有家生子出身在府里盘根错节的女人、丫鬟探听消息,再结合她自己听到的动静,对照着一看,贾瑗还没出荣国府的门也就知道得七七八八了。
若是年纪再长一些,知道家丑不得外扬的贾瑗,估计不会这样大咧咧地将这等事告诉林璟,都不是好说不好听的问题,这是林璟但凡有坏心,这件事够整个贾家吃一壶了,当然林璟不会这么做就是了,不过该提醒还是得提醒。
面对林璟郑重其事的“你什么都没说,我什么都没听见,什么都不要和别人说”三连奏,贾瑗表示她才不傻:“我知道啊,阿隽肯定不会往外说的啦!”
说句实话,如果这就是《红楼梦》里贾赦身为爵位继承人却住在东大院的原因的话,林璟充分理解并完全体谅史太君不待见这个儿子。
就贾赦这样的,只能说一句挺会投胎的了。
贾敏实在差了些运道。
然而,在这个世界,只有林璟一个人知道,真的有一个女儿身的贾敏,只是她,大抵也曾被无数次慨叹过怎么不是男儿罢……
林璟觉得贾敏可怜,贾敏也觉得林璟可怜,不过前者是现代释义,后者是古今异义。
即使过目不忘的林璟把贾瑗比得惨兮兮——虽然过目不忘只是记忆力,而不是理解,但是林璟本身就是成年人的理解能力,她前世一路读到博士呢,连真正的四五岁小孩都比不过不如找块豆腐撞死……但是,贾敏依然觉得林璟“可怜体无比”。
不说林璟的存在帮他吸走了多少来自赵夫人的火力,光是贾瑗读书这件事都是搭了林璟的东风。
要不是林海本身就在教林璟,贾敏根本没机会开这个口,林海都没见过贾瑗几次,更不可能主动提出给贾瑗启蒙。
碍于岳父史老太君亲自请托,又有美娇郎软玉温声,林海想着横竖一只羊是放,两只羊也是赶,这才答应了下来。
倒不是说贾家已经落魄到家中长孙都请不到西席的地步了,但西席和西席能一样吗?为着这,素来和贾敏这个小舅子不大对付的二姐婿王夫人都给贾敏送了厚礼,这可是最信奉男子无才便是德的王家男,真要没什么不同,能是这反应才奇了怪了。
老话说“天下状元秀才教”不假,但要是个秀才就能教出状元来,又何必苦寻名师?都不用往远处寻摸,只贾家自家贾敏都能说出好些例子来。
不说别人,贾家家塾里的六叔贾代儒也是个秀才,别说状元了,秀才童生都没教出一个半个来——东府的敬大姐姐那是大伯贾代化延请名师多对一教学以及贾敬本人确实天赋不错还运气好的结果。
就这样,贾敬中进士的时候,男儿贾珍都是可以相看人家的年纪了……
如果不是贾代化一面想着毕竟是唯一的孙辈,哪怕是个孙男,招赘生个儿子到底留着自己的血,一面又不死心叫外人得了家业,且她到底是真心疼过贾珍的,不忍心他作赘婿日子不好过,一直举棋不定,拖到贾珍快过了花期了才招了赘,贾蓉说不准就不是比他姑姑小一岁而是比贾瑗还大上几岁了。
贾瑗和林璟同年,至于为何七个月零十四天到了贾敏嘴里,上下嘴唇一碰就变成了差两岁……
只能说古人——起码大雍和知名不具不可考朝代的人嘴上的年纪就是喜欢夸张,林海四十五岁的时候不一样口口声声“年将半百”?且她生在大年初一,还因此取了个乳名叫“元春”,按着过年大一岁的习俗,她落地就平白比别人大了一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