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薛半圣的人生路(科举) > 第12章 府试

第12章 府试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辰时整,巡考的衙役们开锣。开始分发考卷。

虽然薛时星本次府试的“难点”在明后天的覆场,但是正场也要尽力发挥。这样覆场如果写的不好,还可以尽力挽回一下。所以薛时星不敢怠慢。

拿到题目,一道四书题、一道诗贴题,对他来说都不算难。五经题有五道。对于他而言,本经自然是《诗经》。因为只有这一本,是他目前全本学习过的。薛时星看了一下诗经题,也不是很难。他放松地吐出一口气来,觉得稳了。

心里有数了,薛时星开始分配时间。他准备早上写四书文,下午写五经文,最后留出一小段时间写诗贴题。他的诗不容易出彩,不如把时间更多的留在文章上。

想好了,就开始打四书文的腹稿。府试的四书文字数要求比县试高,大概要写五百字左右。而且要严格遵守八股文的结构。薛时星腹稿打好了,先在草稿纸上誊抄出来,又修改了一下,才开始在答题纸上誊写。

他写的认真,时间一点点流逝也没有发现。此时天气已经放晴,凌晨的小雨并没有发展成大雨,反而变成了一个大晴天。而且随着正午的临近,气温越来越热。薛时星不得不时时用袖子擦汗,怕汗水滴落到卷子上,弄脏了卷面。好不容易把四书文写完,薛时星看了看号舍外,见外面墙面的影子已经非常短了,知道时间已经过了正午。夏天天气热,卷面很容易干。薛时星把写好的卷子收好。开始吃午餐。

此时的安阳府流行一种叫“考饼”的面饼。这种饼又大又薄,烤好了以后柔软劲道,放凉了也不发硬。卷上大葱,或者抹上肉酱,吃起来非常鲜香。府试每场只考一天,只需要带中午的干粮。于是这种方便又美味的“考饼”就在学子间流行起来。商人们见有利可图,每到考试期间,就有饼店贩卖这种饼子。于是慢慢也在普通老百姓中流行起来。饼子的名字也被改成了“考饼”。

张雨福怕薛时星在考场挨饿,给他备了十张考饼。又配了一瓶肉酱、一瓶黄豆酱。本来还要准备一些大葱,薛时星吃不惯那个,换成了黄瓜。另带了两个煮好的鸡蛋。薛时星吃了四张卷好的大饼子,又把两个鸡蛋都吃了,最后又啃了一根黄瓜。才觉得饱足。看来写文章果然消耗体力。

吃完了午饭。薛时星把餐食收拾了一下。靠在号舍内的墙上略休息一下。此时正是夏日的午后,为了赶考早上又起得很早,薛时星这时非常困。但是他不能让自己完全睡过去,否则睡过了头,就完蛋了。他只敢让自己眯一会儿,小憩一下。约莫过了两刻钟,就醒过来了。然后用竹筒中带来的水,擦洗了一下脸。就开始准备下午的答题。

五经文最早是没有格式要求的。但是随着科举考试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五经文八股化也成为一种趋势。此时朝廷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五经文也要写成八股格式,但是大家已经默认了这一点。只是五经文的格式要求比四书文松一点,可以写成四股或者六股。

作为一名科举考试的投机分子,薛时星当然是想要扩大自己的优势。于是决定这三场考试的五经文,都写成严格的八股文。让考官看一下自己的对儒学的敬畏和对科考的决心,增加一下印象分。

下午的做答也很顺利。薛时星答完五经题时,看天色,太阳已经快下山了。府试可以提前交卷,但是有清场时间。最迟戌时交卷。过期没有交卷的,成绩作废。

薛时星看了一下天色,留给自己写诗的时间不多了。写出来一首干巴巴的蹩脚诗,薛时星也不挑了,将这首诗誊抄在卷子上。此时远处传来衙役敲锣的声音,提醒考生,快要清场了。

薛时星是最后一批交卷的。此时张雨福已经在外面等了一天了。眼看着就要到清场的时刻了,张雨福不禁心焦。

终于见薛时星的身影出现在了试院的门口,他才放下心来。

两人一起回到客栈。张夫子也没有过多得询问考试的情况。明后天还有两场压力更大的。薛时星好吃好喝之后就睡了一觉,为明天的考试养精蓄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