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时星的话让张夫子沉默了一阵。他是随云镇的高薪人士,自然不在乎薛家那几亩地。甚至收养薛家兄妹都没有问题。
但是他知道家产对于薛时星的意义。那不仅仅是父母留下来的遗产,更是薛家兄妹在世间独立生活的基础。
而且他说的对,现在想要保住薛家的财产,最好的办法,就是考取功名。
但是这个任务实在是太难了。
此时科举县试、府试、院试的考试内容和判卷标准各不相同。
县试只考四书文和诗贴,对四书文的见解要求也不高。从府试开始,就要考五经文了。院试还要再加考策论,要求不仅能分析问题、论述问题,还要能解决问题。
薛时星五经还没有学完,也没有系统学过制文。
此时已经十一月底,明年县试二月、府试六月、院试八月。
薛时星想获得功名,想考上童生,那他要在七个月的时间里,熟悉五经、提高自己的文章水平。想考上秀才,要在九个月的时间里,提高自己的洞见水平,拿出有水平的策论来。
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薛时星见张夫子迟迟不肯答复,心里急了,向张夫子跪下,道:“我知道夫子在担心什么。弟子虽然学问浅薄,但是愿意下苦功搏一把。家里的产业不是我一个人的,也有妹妹一份。就算不为我自己,为了父母,为了妹妹。我也只能拼一把,还望师父体谅弟子。”
说完,就向张夫子深深叩下首去。
张夫子见薛时星已下定决定,便不再多说什么,答应下来。
此后,张夫子为薛时星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
他不再跟着学馆里的其他同学一起读书。而且每天由张夫子单独给他讲两个时辰的课。张夫子给其他学生正常上课时,他就自习或者背诵张夫子讲过的东西。每天晚上张夫子再单独给他出一道八股文题。薛时星当场做完,张夫子当场讲解。
五经他已经不可能全部学完了。张夫子只能把剩下四本经书的核心思想和大致脉络讲一遍,然后捡重点篇章精讲。
薛时星每天早上卯时就起。一天的功课做完,洗漱之后,还要在床上把当天学过的东西默背一遍,亥时才睡去。
如此坚持了一段时间,师徒两人都清瘦了不少。
薛家兄妹此时已经在知春学馆里安定下来。师娘傅娘子照顾着众人的生活。
傅娘子见师徒二人这么辛苦,很是心疼。时常做好吃的为二人滋补。薛时星感谢师父师娘的照顾,心里也知道,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是必须要吃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