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红楼]高门悍妻 > 第24章 第 24 章

第24章 第 2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李莞心想着,你娘可能不得同意你去李家玩呀。

“林妹妹呢?”宝玉环视四周后问。

“你林妹妹跟你姑母啊,她们一家去拜访你姑妈原来在京都的朋友了。”贾母道。

宝玉对李莞又道:“大嫂子,岩哥哥办酒时也喊上姑母跟林妹妹。到时候我们一块儿庆祝去。”

不过,李家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办酒,但是对送了礼的各家,也客气地回了礼。

*

这天,李岩带着李家老太太准备的回礼来了贾家。

他照例先去了李莞的院子,再跟着李莞去贾母处请安。

“大奶奶对账去了,岩哥儿要不去书房等等,兰哥儿正在书房念书。”素云说着就将李岩引去书房。

书房有地暖,虽是深秋了,但还如春天般温暖。里边摆着的几个盆栽养的都是兰花,开得正好,满室清香。

李岩走近书房,但见那幅《杏帘在望》的诗词前,站着一个小姑娘。

她十来岁的模样,背对着李岩,看着墙上挂着的诗词。

“岩舅舅。”贾兰迎上来,一把拉住李岩,指着黛玉,对他道:“这就是我们常提到的黛玉小姑姑。”

黛玉转过身来,一双星星点点的眼睛,落在了李岩的心中。

《杏帘在望》是他最喜欢的诗篇之一,眼前的小姑娘,就是写这首诗的诗人了。

李岩喜欢李太白“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豪情,喜欢杜工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对人间疾苦的悲悯。小时候,他会幻想隔着时空,跟他最喜欢的诗人对话。

而今天,写出“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的诗人在他面前了,他却一时又说不出话来。她略有些清瘦,却是好看的。那种好看带着诗意,如初夏池中微红的菡萏花,如盛夏时分河畔迎风的垂柳,又如金秋时节的桂花林中的香。

“小姑姑,这是我的小舅舅李岩。考上武状元的,就是他了。”贾兰对黛玉道。

黛玉见来着是个十三四岁生得眉清目秀的少年。他的个子已经很高了,穿着白色长衫,扎着箭袖,温文尔雅。若不是贾兰说他是武状元,还以为他是个书生。不过,仔细看来,他的身形矫健,又跟常人不太相同,看得出他常年习武。

黛玉听贾兰说过李岩很喜欢这首诗,便对李岩点了点头,“岩哥哥好。”

在他心中,跟李白杜甫这样的大诗人,对他有着同样影响力的女诗人,喊他“哥哥”。一抹绯红爬上李岩白净的脸上。

李莞对完账,听人说岩哥儿来了,便往院子里走,路上遇到了宝玉,便跟他一同来。

“大嫂子家里给岩哥儿办庆功酒,也不喊我。”宝玉道。

“祖宗,太太不让你吃酒,你又不是不知道。再说我家也没有大办,不过是李家族人聚了聚,每年也都有的。”李莞好生对宝玉讲。

“我不管。今儿定要找李岩哥哥讨酒吃。”宝玉道。

跟在他二人身后的银蝶笑道,“岩哥儿也是不许吃酒的。不然,要他陪你踢毽子吧。”

宝玉蹦跳到书房,未进屋就喊“李岩哥哥,你还欠我一顿酒呢。”

但见李岩、贾兰,还有林妹妹三人,都站在挂着的《杏帘在望》那首诗前,各有所思。

贾兰歪着脑袋道,“宝二叔可忘了上次贪杯后,爷爷就不让喝酒了么?”

“那踢毽子也行,总之岩哥哥这么大的喜事,可要热闹热闹。”宝玉拽着李岩往外走,遂又问黛玉,“妹妹可要跟我们一起?”

贾兰拉着宝玉道,“二叔快走啦,我怕你踢不过小姑姑,到时候哭鼻子。”

黛玉被贾兰逗笑了。外边却是下了寒气,她也还在适应北方的天气。便在温暖的书房里,看他们几个踢毽子。

宝玉踢得不错,贾兰比他们小,稍稍逊一些。

而只偶尔踢一脚的李岩却是准确地接住每一个险些落地的毽子。但见他一个回旋,袍角飞扬,已经飞偏的毽子,又稳稳地送到了小贾兰面前。

黛玉在不大言语的李岩身上,感受到了“沙场秋点兵”的豪气。

下个月李岩就要去兵部报道了,他回望了这欢声笑语的庭院,还有在窗前看着他们的小小女诗人。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这片绿荫,这个盛世,是他要用一生守护的夙愿。

正张罗着孩子们用些点心,再一起去老太太处的李莞,看到了这一幕。

她心道,这是妥妥的大型粉丝见面会的现场。

粉丝:岩哥儿。

爱豆:诗人黛玉。

鉴定完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