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锦书来 > 第44章 雨未歇

第44章 雨未歇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元和六年十二月辛亥,皇太子宁薨,谥曰惠昭。

废朝三日的李纯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丧子之痛将他折磨得面容枯槁,憔悴不堪。随侍一旁的吐突承璀小心翼翼替他重新换上温热的茶水,轻声安慰道,“殿下不幸去了,大家可千万保重好身子。”

不久前身故的太子李宁,明明马上就要年满二十,等年关一过自己就能亲手为他加冠了。李纯瘫软在御座上,悲痛之余又心生怨愤,只觉得自己这个皇帝做得实在无趣,朝中一群疙瘩脑袋动不动和自己作对也就算了,现在连老天也开始捉弄人。

“朕近来听到一些风言风语,”他漫不经心道,“说什么……下一任太子人选?”

“大家春秋正盛,也不知是谁乱嚼舌根!”吐突承璀慌忙跪下,“何况储君之事乃是大家的家事,哪里轮得到一干外人置喙……”

“既是家事,也是国事。”李纯伸手虚浮一把,开玩笑似的话音里不带一丝怒意,“朕不过随口一说,何至于这么紧张?”

吐突承璀低着头缓缓起身,稍稍松一口气。自打从成德回来,李纯的态度就忽然有些琢磨不透了,时而礼遇如旧,时而为着一点小事大发雷霆,时而又动不动阴阳怪气试探一两句。罢免自己的中尉之职,难道并没有令他消气?他心里还在耿耿于怀吗?

他若有朝一日对自己彻底失去耐心,又将如何?

……或许,是时候考虑另谋出路了。

新春的光景,在瑞雪与祈福钟声里悄然降临。

丰年的雨水对受过创伤的大地而言是最好的药,成德之乱刚刚过去不过一年有余,伴随阵阵柔和的东风,折断的枯枝败叶下便迫不及待萌发出勃勃生机,就好像这片土地上从未有过严寒,与灾劫。

政事堂,是中书省内一座专供当朝宰相们务工与休憩的场所。这日午饭过后,李绛简单收拾了随身文书,带着它们出了政事堂往大明宫西北面走去。

“听闻每次一到新鲜荔枝,总是翰林院最先沾光,不知在下可否有机会同李中书一起享享口福?”

李绛眉头一沉,停下脚步,回过头同说话那人行礼道,“李公。”

“两个李中书,哈哈,阁下不必称呼得如此客气。”李吉甫看上去心情不错,随手回了礼,同他一起朝翰林院的方向继续往前走。

李绛是去年底拜相的,名目和李吉甫一模一样,俱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再加上他俩又都姓李,就显得这项人事安排特别像李纯有意为之。但李绛并非不识好歹之人,自己在李吉甫面前又是后辈,因此对后者也算恭敬有加,吃几个荔枝这样的小要求自是不可能不答应。

那时裴垍因病退居洛阳,自己接替了他的位置,成为承旨翰林学士。先前仗着裴垍的庇佑还能时不时由着性子胡来,想发脾气就发,如今凡事都要自己面对,也就不得不收敛许多,平日里迎来送往的表面功夫做得十足十好。只是他在渐渐适应的同时,仍保留了去翰林院串门的习惯,对他而言或许只有在熟悉的地方面对熟悉的人,才能得到片刻放松。

所以在李吉甫提出要同去翰林院时,内心里一闪而过一丝不愉快。

“这河北真是享不得半分太平。”

自称要亲自伺候两位李中书的崔群刚一端上洗净的荔枝,便听得李吉甫这样抱怨道。

“敦诗,坐,”李吉甫俨然一副待客的模样,“马上就要升任的人了,怎的还真服侍起来。”

崔群依言落座,“李公可是意指魏博?”

“田季安突然离世,魏博怕是免不了一场混乱……说来荒唐,先是西川,再是成德,现在又是魏博,只要一方节度使身故,就能搅得所有人不得安宁。”

“这次恐怕不见得,”李绛放下手上的荔枝转向李吉甫认真道,“田季安在魏博荒淫无道惯了,根本没什么威望,其子尚且年幼更成不了大事,整个魏博军中,反倒是衙内兵马使田弘正(1)最得人心。”

“听说这田弘正为人正直大度又廉洁奉公,还长田季安一辈,若由他接管魏博军,理应闹不出什么乱子。”

李吉甫呵呵一笑,摇摇头抿下一口茶。

“二位年轻,可莫要只言其一不知其二,”他伸手指了指一旁挂着的地图,“魏博,北临成德,东有平卢,若田弘正率众归顺朝廷,整个魏博就是大唐与河北叛镇之间的屏障。王承宗可不安分,若他知道田弘正将来要帮着朝廷对抗他,会怎么想?怎么做?何况整个大唐四十八藩镇,又何止一个王承宗呢。”

崔群似是听得认真,李绛的目光则有些游移。

沉默一阵,李吉甫岔开话题,随口问道,“前阵子一直和你们一起的,那个一脸傻天真的白家郎君,孝期还未满么?”

李绛忍住翻白眼的冲动,皮笑肉不笑道,“乐天不傻,更不天真。”

“哈哈哈……”

李吉甫站起身准备走了,临走还不忘多顺几颗荔枝,“所求所欲都写脸上了,还不傻?”

“怎么神神叨叨的。”两人目送李吉甫走远,不约而同长舒一口气放松下来。

“也别这么说,毕竟都是为大唐好,只是为人处世之道不同而已。”

听到李绛竟开口为李吉甫辩解,崔群有些不可思议,“这自打登上了相位,李中书还真是沉稳了不少,令人刮目相看啊。”

“少来。不过说来也是,乐天孝期还未满么?怎么感觉他已经离开很久了?”

“过糊涂了你,乐天去年四月才归家丁忧,至今为止一半孝期都没过呢。”

“一半?”

李绛悻悻然倒吸一口气,目光无意间瞥见到一本诗册,拿起一翻,见是熟悉的字迹与文风。

“这是他近来之作?”他往后翻上几页,自言自语般问道,“这怎么一首两首三首……全是元微之啊?还一写就是一百韵?”

崔群笑道,“这本统共才几首,怎么会一首不落全是微之呢。”

“这个死没良心的,”李绛嘴上抱怨着,手上不由自主重新翻回第一页开始认真细看了起来,“好歹共事这么久,怎么也不见想想我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