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春光缱绻。
祾歌和薛家龙凤胎乖巧地跟在武曌身后,与武曌一同游园。
满园花团锦簇,微风拂过,桃杏李花如雨落下,惊起一对白鹭振翅飞起,不多时,又悠然落在水边,闲适地漫步起来。
“真是一片春日风光啊。”武曌赞道。
表兄妹三人不由得同时紧张起来。
果然,下一句就是布置功课:“既然如此,你三人便以白鹭为题,各自作一首诗吧。押一东韵。”
内侍送上笔墨,三人各自落座。周遭一时无人说话,只有落笔的刷刷声。
三人中,薛崇礼最先住笔,神情有些忐忑;祾歌神色凝重,用毛笔轻轻敲着头;薛崇胤已经开始叹气了。
武曌取过薛崇礼的诗来看:
鹭群白颈下寒泷,雪羽银冠映碧瞳。
莫道三山无处觅,上阳深处即仙蓬。
她读了一遍,淡淡地说了句“尚可”,就不再说话,而是要祾歌的诗来看。
祾歌的诗写道:
雪衣玉质映青空,独立苍茫万里通。
风缓云轻残雪暗,烟斜雨短早桃红。
芦花深处扁舟远,杨柳阴中游客匆。
我欲乘槎更去也,蓬莱清浅有仙童。
武曌读了一遍,终于有了几分笑意:“不错,比之上次有进步。”
她提点三个孙辈:“诗言志,作诗不必关注辞藻如何,言之有物才是根本。你们表兄这首诗,比他以前穿凿附会的诗要大气许多,也有了自己的感想,所以才说有进步。不过不可因此自满,明白了吗?”
祾歌忙站起来应是。
武曌点点头,才拿起薛崇胤的诗。只看了一眼,她就放下了诗笺。
祾歌探头偷看,只见上面写了二十个字:
水面见群鸿,江天万里空。
何人吹玉笛,惊起碧波中。
这首五绝简直是来凑数的。难怪阿婆不满意。
薛崇胤的书读得确实不算很好,主要是他不太专注,做事有些懒散。
实际上,李令月也确实同祾歌提过,想让他带带薛崇胤。但这被祾歌拒绝了。他认为自己还没有教学生的资格,也认为薛崇胤没有认真学习是因为现在的不合适他的学习,建议李令月帮他换一个老师。
因为知道祾歌不停换老师,跟老师甚至磨合到厌学,最后换到狄仁杰做他的老师才能正常读书,李令月最终采纳了他的说法。
祾歌也是希望薛崇胤能学好的。
但这他不好插手,因为他只是表哥,不是堂哥。要是贸然插手,他担心薛家会有意见。
武曌又取来祾歌的诗,笑问:“这种字体,以前从未见过,怎么,这是你新创的?”
这次的字,是祾歌前段时间才完善的左手书法。祾歌忙站起身来应道:“这是孙儿一直在琢磨的,用左手写出来的字体。”
他便将自己关于左手书的前因后果又说了一遍,只省去少让燕筠青管他这件事。
武曌细细品鉴,笑道:“很好,字正方圆,刚劲有力,若是假以时日,有开宗立派的潜质。”
祾歌听了,也不由得有些得意。
武曌又问:“可有名字?”
祾歌点点头,眼中满是得意:“济川体。济世安民,海纳百川。孙儿正在刻印,自号曰济川。”
虽然说得是济世安民,他还是改了“世民”二字的读音。
武曌“哈哈”大笑起来:“好!既为朕的子孙,当得起这八个字!”
她细细打量着意气风发的祾歌,徐徐点头:“燕筠青问诊有功,赐绢五百匹。等你的病痊愈,朕便封她为万户侯。”
祾歌笑道:“若是燕御正知道,必然会前来叩谢阿婆隆恩。”
就在这时,他忽然听见一阵女子的娇笑。这让他不由得有些愕然。
宫规森严,怎么还有这么多敢放肆大笑的宫女呢?
一片嫩绿浅粉中,最显眼的便是宫女大红的石榴裙。一群十多岁的少女正蒙起眼睛玩捉迷藏。祾歌打眼一扫,就看到燕筠青混在其中,正提着裙子躲避不迭。
他以为女皇会生气,可女皇只是微笑着,脸上还浮现出些许的轻松愉快。
女皇很喜欢纵着这些活泼开朗的年轻女郎。
祾歌想不明白她这是什么意思。女皇喜欢宴饮,喜欢玩乐,喜欢青春正好的少男少女,喜欢最时兴的歌舞和衣料,他觉得这不像是个老人该做的事。但老人究竟该做什么事,他也不清楚。
武曌缓步走出凉亭,笑道:“我年轻的时候,也喜欢石榴裙。我喜欢热闹,喜欢生机勃勃的春日,当然也喜欢炽烈的朱红。而你们阿翁呢,就更素净些,常穿牙白色的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