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娘安顿好了丫鬟红儿的事情后,便歇下了,如今王府里少了一半的人,小石轩的位置偏远,更是没人打扰。
九月底的天尚存着些余热,喜娘醒过来后,也没让丫鬟进来伺候,半挨着思考着如今的处境,还没等她理出头绪,便被外面的声音搅乱了思绪,也不知是绿阴还是绿意说道: “要我说,当真替咱们姑娘不值,你没瞧着,今儿去瞧那梅姨娘,如今满心只想着自己,何曾想过咱们姑娘的处境,她好歹房里有哥儿姐儿的,便是被厌弃了又能怎样。咱们院如今在府里不尴不尬的,竟成了三不管了。”
“胡说些什么,还不闭嘴,姑娘听见了怕是要治你的罪。”
“姑娘才不会,阖府上下,便没姑娘这般好的主子,再说我也是替咱们姑娘不值罢了,那梅姨娘在府里能得脸,少不得咱们姑娘的帮衬,原瞧着还是个好的,没想着竟成了这般样子,咱们姑娘怕也是为此伤心呢。”
喜娘听了两句,也并没有生气,不过还是弄出了动静,外面的声音也停了下来。
她们或许不知,当初若没有梅姨娘,齐家便要遭难,若是没有梅姨娘,喜娘在面对袁家逼迫时,也是毫无抵抗之力。
须臾,二人从耳房进来,主动跪在地上,喜娘原没打算罚二人,只冷了她们一会便罢了。
“如今何时了?”
绿阴回道: “回姑娘的话,约摸着还有半个时辰才到午时,姑娘若是饿了,奴婢这就吩咐厨房预备着。”
“嗯,今儿午饭早些安排着,出去吧,这里暂时不用人伺候。”
两丫鬟退出去,喜娘复又躺下,安静得想着东西。
便这样过了几日,喜娘还没准备好怎么去求见梁王妃,说那出府的事情,梁王爷便着人把她请了过去。
书房里,梁王爷苍白的脸色,看得喜娘不得不感叹古人的智慧,若不是提前知道梁王爷的身体,如今见着,怕是当真会以为梁王爷是撑不了太久。
让喜娘没想到的是,书房里还坐着三爷朱寒夜。
梁王爷见喜娘进来,也并未多言,而是直接询问道:“如今王府去了大半,本王想来也是拖不了多久,你有何打算?是继续留在王府还是跟着进京?”
喜娘回道:“回王爷的话,民女想留在白林城。”
“既然留在白林城,王府这里有些个生意正愁没人打理,三爷会留在西北管理生意,到时你便从旁辅助,如何?”
喜娘听了梁王爷的话,久久没回答,她本没想到梁王爷会有这么个安排,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梁王爷见状,也没有催促,反而说道:“不急,本王离开西北之前想明白即可。”
喜娘听了梁王爷的意思,便出声告退。
等喜娘走后,朱寒夜问道:“父亲,您不是说要考验一番,怎得如此就定了这事?”
“给她时间考虑,便是一种考验,这丫头没你想得那么简单,或许她并不愿意接手王府的事宜。瞧着她孤家寡人一个,虽对身边的人都很好,却又是无牵无挂,若日后成了气候,怕是不好拿捏。”
朱寒夜未曾想到梁王爷对喜娘的评价如此之高,但又不好明问,之前许多事情他接触的并不多,如今留在白林城,梁王爷才透露了些事情于他,王爷的意思也很明显,守成足矣,无需他开疆扩土。
二人又聊了许多。
喜娘回去之后,左右琢磨了一番梁王爷的意思,不确定这是试探还是恩典,便一时拿不定主意。
却不料中间发生了件事,让她觉得还是出了王府,才能远离是非。
这日喜娘在小石轩里正清点自己家产,绿意进来禀告说是三奶奶许氏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