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连徐淮度也没忍住,默默地赞叹了一句:人才啊!
补习规则的第一条就是【大人们都喜欢成绩好的孩子】,这跟徐淮度获得的特殊说明基本重合,足以证明这条规则有多重要。而现在这都直接“满分”了,那在老师心中的印象分不得蹭蹭蹭往上涨啊!
与此同时,这位满分同学也给考生们彻底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没人规定在考场里面必须用真实姓名啊!
也对啊。
因为第一个站起身的周广花是个实诚孩子,再加上他们受惯性思维的影响,因此后面几个人的自我介绍也就一路跟着她走了……
但是如果能用假名的话,谁还愿意用真名呢?谁知道这里会不会有什么“有人从身后叫你名字,一旦应答就会死”的恐怖故事呢?
反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规避的风险当然都要尽可能规避掉。有了满分同学在前面引导,后面的人看到邱老师对这种“作假”行为毫无反应,一个个的胆子也渐渐大了起来。
于是,画风就开始跑偏。
什么“小方、小明、小红”都是基操了,有个戴无框眼镜的小伙子自称为“眼镜”,徐淮度邻桌的那个小胖子直接说自己就叫“胖子”。而徐淮度也给自己用了“小度”这个简称,说是真名,肯定不全,说是假名,还有点真,算是不功不过。
还有人学了满分的做派,也给自己起什么“三好生、特优生”的名字,画风一下子就变得又红又专。
这副群魔乱舞的场景,悔得刚刚那几个老老实实报真名的考生直嘬牙花子,只恨自己怎么这么实诚,早没想到这个主意呢?
等越过了后面的几排考生后,前面几排学生npc的画风就变得比较正常了。
当然,也不是没有例外。
比如第一排有个站起来自我介绍的男生,就说自己叫汤姆,英文名字是Tom。
之前在小楼外面聚集的时候,徐淮度就对这个考生印象深刻。之所以他能够确定这人是个考生,属实是归功于这位明明一米八多的大高个还烫着足有五六厘米的卷发,在一众小萝卜头里面显得“卓尔不群”。巍峨的高度让至今没迈过一米八大关的徐淮度艳羡不已。
这位汤姆绝对是不走寻常路类型的,从一开始选座的时候,他就选了第一排最中间的位置,属于能够跟邱老师“面对面亲密互动”的绝佳景点位;再加上这与众不同的名字,连邱老师都忍不住多瞄了他两眼。
徐淮度在心里默默给他下个了评语:这一定是位高手,一定要重点关注。
整个自我介绍环节完成之后,邱老师从讲桌上拎起了一沓子的A3纸,看着那个厚度、看着那个大小,徐淮度几乎是心脏骤停。倒也不能怪人家心理素质差,你只管去问问,就这个场景,哪个高三生看了,甚至说哪个学生看了,心里能不发毛?
果然,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教室里面全都在考试。
邱老师将那一沓子纸分成了六份,交给了每排的第一个人:“从前往后传吧。我们来做一下入学测试,计时四十五分钟,拿到卷子就开始。”
所有考生:?????
这沉浸感、这代入感,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考生们当然也知道这场考试的名字是“夏末补习班”,但之前的考试经历让他们以为,考试名字仅只是提供一个背景而已,就像是“丢手绢”考试并不会让他们真的玩丢手绢游戏一样。
但看现在这架势、这流程,莫不是他们真的要在这里上五天的补习班?
“你们还有空发呆?”邱老师冷哼了一声,“别忘了,计时四十五分钟,准时收卷。”
等徐淮度从前桌手里接过卷子,他才明白邱老师为什么在反复强调时间。
多年的考试经验让他拿到卷子的第一反应,就是先签名,然后再查看整体的题量和题型。不看不要紧,足足一百道选择题,却需要在四十五分钟内做完,做一道题的时间连三十秒都平均不上,几乎是到了瞄一眼就要直接出答案的地步。
饶是身经百战如徐淮度,也没怎么打过这么紧张的仗。
他赶紧拿起笔来开始做题。
但是这题越做,就感觉越不对劲。因为它并不像是试卷,反而像是个调查问卷。
比如它会问你“你认为老师说的话总是正确的吗?A.永远正确;B.基本正确;C.一般;D.偶尔正确;E.完全不正确”“你认为作为学生,应当服从老师的命令吗?A.应当无条件服从;B.应当服从正确的命令;C.应当有选择地服从;D.完全不必服从”,诸如此类。
他大概明白为什么这个入学测试的时间会设置得这么紧张了,量大时速,邱老师要的就是考生们看到题目后的第一反应。
之前做兼职的时候,徐淮度就接过这种专门做问卷的工作,负责帮助雇主伪造问卷数据。当时雇主的要求是不能全选A项,也不能全选E项,那样得出来的数据过于极端化,不太好看。而一般情况下,正常人是不可能那么极端的,因此要在答案里夹杂一些B项、C项、D项这样的中间项来中和。
徐淮度深以为然,并且决定将这一点灵活地应用于这次测试中。他飞快地阅读着题目,避开了第一个选项和最后一个选项,尽可能将答案圈定在中间项中。
应该会得到个不好不坏的成绩,徐淮度心想。
但饶是采取了这样的对策,徐淮度也差点没有答完题,实在是这些题目设置得太反人类了,经常会把他给绕进去。比如那道“你并非无时无刻不认为学习成绩不是判定一个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多重否定叠加在一起,做得徐淮度简直要怀疑人生了。
他想:这根本不是什么补习班入学测试,也不是什么“文明等级升级测试”,这简直就是汉语水平考试啊!“我一把把把把住了”都没有这道题难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