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影摇碎月光,银辉在青石板上流淌成蜿蜒的溪流。茶炉上的铜壶吐着白雾,将两人的影子氤氲成朦胧的水墨。无欢执起青瓷茶盏,发出风铃般的清响。
"无欢,可知苏轼的《汲江煎茶》?"凌天明微笑发问。
无欢正欲添炭,闻言抬眸轻笑:"不曾听闻。"他故意将茶匙在盏中多转两圈,看碧汤卷起涟漪,"天明哥要考校我么?"
凌天明起身踱至院中,月光将他颊边的青色藤蔓映得近乎透明。他负手吟道:"“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取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晚禁三碗,坐聽荒城长短更。"尾音散在竹涛里,惊起宿鸟扑棱棱掠过飞檐。
"古人真是闲得发慌。"无欢嗤笑,指尖捏着茶筅在空中虚点,"煮茶便煮茶,偏要扯上江月松风。倒不如这盏中物来得实在。"
凌天明闻言抬眸轻笑:“这正是古人赋予生活的美好情趣。春日踏青,夏日赏荷,秋夜望月,冬日寻梅,四季之美若不用诗词描绘一番,岂不是一大憾事?”
无欢放下茶盏,金瞳在暗处幽幽发亮:“我却觉得,每日作诗何其累赘,倒不如像这杯中的茶,清心寡欲,随遇而安。对了,还记得那句‘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吗?”
凌天明惊叹:“这是罗隐的《自遣》!没想到无欢的心境如此洒脱。若是遇上这般的诗,怕也只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能够相媲美了。”
无欢爽朗一笑:“哈哈,天明哥说得对!”
凌天明转头看向无欢:“无欢,你这点茶的手法倒是熟练得很。”
无欢微微一笑:“点茶之法确实讲究。据蔡襄《茶录》记载,点茶的步骤繁琐,包括备器、洗茶、炙茶、碾茶、磨茶、罗茶、择水、取火、候汤、取盏、点茶、分茶等等。我虽不精通,但也稍有心得。来,天明哥,尝尝这茶如何?”
无欢递来茶盏的手蓦地一顿。凌天明笑着接过茶盏,刚要喝下,眼周的花纹突然抽搐了一下,一股剧痛如潮水般涌来。他猛地皱起眉头,惊呼一声:“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