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不是时候,马上你们就会知道了。”青年把口罩往上拉了拉:“我想先保持一点神秘感。”
……
最先赶到厕所的是就在隔壁班级里的伊吹。
“滴答…”
“哦——真的诶,我也听到了水滴声。”伊吹在听到水滴声的一瞬间就抬起来了头,直直的盯着某个方向。
几近全黑的环境下,也不知道他究竟是怎么在一瞬间看清的。
空山努力的睁大了她本来就圆滚滚的双眼,朝着伊吹视线的方向看去。
——镶嵌在墙壁里的一节白色管道,在伊吹的指引下,空山终于发现了管道弯曲处有着微小的潮湿痕迹,一小滴水正汇集滴落。
——滴答。
“等等,这个管道是…”空山久远的回忆里有类似的场景出现。
“我曾经……见过这个装置。”
……
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国家,这是哪怕最激进的日本□□爱国者也不能否认的事实。
为了将到手的资源尽可能的最大化利用,这里有着许多独树一帜的现象。
细化到令人发指的垃圾分类标准、洗干净后可以拿去退钱的牛奶玻璃瓶、水循环装置多次用水……
光是想弄清楚垃圾分类的标准,就要让移居到此地的外国人头疼半天。
在90年代的日本,许多的建筑顶楼都会修建特制的雨水收集水箱。相较于以美国为首的主要用于调节生活用水,缓解供水压力的楼顶水箱,日式高楼建筑上的水箱主要用于收集雨水二次利用。
在楼顶收集到了大量雨水后,通过自压的方式运转,无需人力负责,每到一定的水压,系统会自动供应冲厕用水。这种方式可以减少自来水的使用,还能节约提水所需的能源。
这就是废弃已久的大楼内,厕所还会传来水滴声的真相。
“……像这样积累到一定水压后,厕所哪怕已经没有人使用了,也还是会自动冲水。也正是因此,厕所内才没有什么异味。”
“老旧的管道长年缺乏修缮腐蚀出现裂缝,流经管道的水流渗出管道,形成了水滴。”空山侃侃而谈。
她的面前,十来个星星眼的同期一会儿看看她,一会儿看看还在渗水的水管。
——滴答。
水滴声还在继续,却已经没有人害怕了。
有同期好奇地问道:“空山同学,你是怎么知道的啊?”
这还真不赖她的同期们没有见识。像这样的雨水收集水箱只有在高楼里才能派得上用处,传统的日式民居都普遍低矮,装了水箱也没用。
在日本古代,这些排泄物都是挖个坑和其他垃圾一起埋掉。能够用水冲厕所的都是大户人家。毕竟这里的淡水资源也严重缺少,没人敢奢侈到浪费淡水冲厕所。
商场写字楼里倒是有配套设施,但还在使用中的建筑会定期检查维修,也不会出现渗水现象。
除去大学里是建筑专业的学生,普通人连楼顶上会有水箱这个事实都基本不知道。
“啊……这个啊……”空山卡了壳,总不能说是自己在原本的世界上中学时见过类似的装置吧。
高楼上水压小,厕所抽上来的水力也小,只有在雨天通过水箱高层才能用到正常水力的厕所。
为了搞清楚供水系统的运转规律,当时还是个中学生的她跑去顶楼,偷偷往水箱里放了荧光绿的浓缩夜光染液。
……当天,整栋楼厕所的水管都散发出了幽幽的绿光,有个同学一边连滚带爬地冲出厕所一边大吼:“大家快跑,厕所要炸了!”
最后学校也没逮到她,发光的水管成为了学校里的又一个传说。
回忆起不堪回首的往事,空山捏住拳头咳嗽了两声胡编道。
“在我住的公寓里见到过类似的装置,好奇所以去了解过原理。”
“哇啊!”同期们爆发出一阵惊叹。
能在东京住上有高层的公寓,空山同学家境一定很好吧。
空山湫疑惑地睁大双眼,不明白为什么在公寓里见过水管也会被惊叹。转瞬她就逻辑自洽了。
“大家肯定是因为我格物致知的精神感动到了,毕竟我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求知欲的问道者嘛。”
“真希望我以前的校长也和大家一样啊,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就不要再追查到底是谁放的荧光浓缩剂了。”
“既然怪谈已经被全部解开了,我们就回去吧。”组队的健壮青年看了看时间,提议道。
“广濑濑一个人在楼下等我们肯定冷死了。”伊吹还是精力旺盛的样子。
“说不定还有同学留在教学楼里,大家现在开始报数吧。”有同学提议。
在拥挤的厕所里点人头显然不合理,在场的新晋警员们对报数也不陌生。在有人带头的情况下,兴奋的新生预备回寝室休息了。
“一。”
“二。”
“三。”
……
“十二。”
“十三。”
“诶?”众人汗毛倒立,表情诧异的互相环视。
半开的窗户中适时地吹过一阵冷风,有人开始瑟瑟发抖。
“是哪位同学在开玩笑吗?哈哈……快点承认吧……”
组织活动的健壮青年干笑了两声。
没有人回应他。难以言喻的恐慌笼罩在人群中。
还在状况外的伊吹小声问空山:“怎么了怎么了,我们不就是十三个人吗?”
空山从牙缝里挤出来几个字回答:“广濑还留在外面,我们进来的人只有十二个啊!”
——这多出来的一个人是哪来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