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顶流七皇子 > 第2章 彦行第二

第2章 彦行第二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公元1049年,戚国入关方满一甲子,内正值太子之争,外尚有番邦作乱,国运艰难。

戚国以七为吉数,凡与七相关皆为吉祥,定可得天庇佑,保戚国铁箍一统,福寿绵延。

今日朝堂之上,众人神情肃穆。

戚帝:“平日一个一个的,不很是能争辩的吗?为何事到如今,众位爱卿皆默不作声啊?”

戚国皇帝暴怒,番邦大狄近日屡屡侵犯,一直吵嚷着要开关,美其名曰与戚国子民互通有无,实则狼子野心,路人皆知。

大狄如今可汗易主之际,显然这个新可汗和他的父王不同,并不主和,可汗上任边关便屡出事端,以至于戚帝此刻焦头烂额。

“陛下,”到底还是宰相站了出来:“老臣以为,此时大狄主张来使相商,异心已是显而易见,我戚国若是退让,定会叫贼人更加猖獗啊陛下。”

戚帝怒极反笑,扔了奏疏:“宰相说得好啊。”孩提皆知的废话,半句有用的没有。

宰相一抖,跪倒在地,一行人跟着跪倒一片:“陛下息怒!”

生怕这把火烧到自己身上。

戚帝:“皇儿们有何见解?”

“儿臣以为,眼下当务之急,当加强边关防守。”大皇子纪冲说道。

治标不治本。

二皇子纪远抱拳上前:“父皇,不若行缓兵之计,拖一拖,当下先为我大戚屯田买马。”

钱从何处出啊?

纪恙咳了两声:“启禀父皇,儿臣以为,我大戚可出使大狄,去见一见那新可汗,一探虚实,以退为进。”

下面有人点头附和:“老臣附议,臣以为八皇子所言我国派出使者之策可行。”

戚帝点点头,多少欣慰一些。

行不行得通另说,好歹比这帮不中用的老臣强多了,若皇子们肯勤加思虑,大戚仍是繁荣有望。

精明如戚帝,如何看不出老臣们并非真的昏聩,只是皆有自己的算计,谁也不想在这个关头枪打出头鸟,便都按下了自己的见解,佯装昏庸。

戚帝:“那依着众位爱卿的意思,谁去呢?”

四下无人说话。

八皇子刚要上表,便见戚帝倏地眉头一皱:“五皇子呢?”

五皇子身边的小太监从后面站出来,颤颤巍巍:“启禀陛下,五殿下昨夜研习功课太晚……还没醒……”

“混账!”戚帝的茶盏飞了出去。

众人心照不宣,都知道小太监说的“研习功课”实际上是什么。

五皇子纪迎,是端妃所生。

端妃容貌秀美,端庄娴静,是当年盛传一等一的世家闺秀。

纪迎却是连这性情半分都未继承到,终日醉心于声色犬马,混沌度日。

刚好一些的心境又气得发抖,偏生端妃娘家是端国公,端国公乃是戚国一大柱国,本就近晚年才得端妃一女,因此爱屋及乌,独独宠爱纪迎这个外孙,常常是连戚帝也敢威胁,如今宠成这般模样,搞得戚帝脾气难上难下,时常心焦,想他纪氏子孙一门龙凤,怎就单出这么个混账东西。

戚帝:“福寿,今日是彦行的归期?”

“回禀陛下,七皇子正是今日归来。”大太监音色沉稳答道。

“——七皇子到!”

纪邀一袭黑色大氅,疾步迈向宣政殿。跨过大殿门的时候,他感到一时目眩,有些不知名的画面掠过,暂扫心头疑虑,不动声色站定。

“拜见陛下。”

今日是纪彦行为生母嘉元皇贵妃守孝归来之日。嘉元皇贵妃因病玉陨十年,冥诞之日七皇子纪邀奏请圣上,前往皇陵为生母守陵。

母贤子孝,没有不允之礼,七皇子独自这一去,便是一月未归。

纪彦行今日心情十分不好。

母妃逝世那年送他的生辰礼物,一对九彩琉璃杯,突然少了一只。他一直悉心放好,小心保存,却不知为何不翼而飞。

弄丢了最为珍视的礼物,连走路的步伐都带着煞气。

原本戚帝与嘉贵妃算得上是两情相悦,愿得一心,然母妃生病时与戚帝大吵一架,两人怄着气谁也不理谁,死前最后一个愿望是见戚帝一面,然父皇那日醉酒,宿在一小答应处,任他如何叩门,宫门也不开,母亲算得上是含恨而终。自母妃死后,戚帝消沉了一段时日,一怒之下杖毙了那位答应,嘉贵妃亦是追封了嘉元皇贵妃。

但自那以后,他与戚帝关系一直不好,不肯喊父皇,不肯称儿臣,简直是把“形同陌路”四个字写在了宣政殿上,算得上是世人皆知的皇家密辛。

“彦行。”彦行是纪邀的表字,以往二十弱冠,但戚国男子十八取字,女子许嫁取字,但纪邀的字,是他出生之时戚帝便起的,原本写作“雁行”,雁者,五常俱全,雁有仁心,更有情谊,两雁相配,至死忠贞,他与嘉贵妃的皇儿诞生之时,迎接孩子的全是父母之间与对他的满满爱意。

纪彦行在母妃去世后,便自作主张改作“彦行”,彼其之子,邦之彦兮,国家贤良,他必定要成为不负母妃期望之人。

看到这个儿子,他总是忍不住心疼,到底是他对他不起,他们母子,本不该如此。

他有一同胞亲妹,名纪明月,戚国三公主,是最受宠爱的公主,戚帝仿佛将对他母妃的爱全转嫁给了纪明月,要星星不给月亮,一贯是随她高兴的。

纪彦行也十分宝贝这个妹妹,母妃去后,他们二人便是嫡亲的亲人,纪明月被宠得平日里实在不像个公主的样子,好在只是刁蛮任性了些,并未行出格之事,宫人们倒是喜欢这个不拘束的主子。

皇家之争向来如此,谁受宠爱,那下面人定然是要一边倒的。

戚国以七为尊,七皇子和八皇子只差一刻钟,柔夫人因着生八皇子丢了性命,八皇子也遗传了母妃体弱,时长缠绵病榻。

当年朝臣心照不宣,若非当时戚帝尚且十分年轻,七皇子原本生下来就该是太子。

正是呢,八字生辰占尽了好处,生而早慧,样样出色,就理所应当顺应天命成为太子。

戚国并不讲究立长立嫡,但且不论八皇子出身低微,单是他虽有才干,但身染顽疾这一点就注定难当大任。

大皇子皇后所出,但行事单纯,陛下曾经明言大皇子无国君之质,他却也不生气,还言道无论哪位兄弟成为帝王他都将尽力辅佐,忠厚老实。

至于五皇子,哎,不说也罢,烂泥一滩,破瓦一块,扶不上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