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有啥要多想的,复印店得在城里才有用,给那些不想写字的懒人用——哎,对了,东江大学!在大学旁边开个复印店,生意肯定好!”张国庆的脑子还是很好用的。
“好是好,可是——” 周传龙迟疑道。
张国庆又道:“嗐,哥,你是不是担心小虎啊?小虎都寄宿了,平时也不回家啊!你要是再不放心,我每个礼拜都去看看他!”
周传龙被说动了,他不放心地叮嘱了一句:“你别老让小虎去帮你卖衣服啊,他脸皮薄——”
“大哥,这你就不懂了,小虎和我,是两情相愿,我们俩互相帮助,先富带动后富,共同致富!”张国庆见大哥给了他好脸色,开始油腔滑调。
周传龙的拳头又硬了。
在他没有实施□□之前,张国庆撂下一句: “你就放心去吧,传虎这边我肯定照顾好!” 赶紧把电话挂了。
周传龙心里的大石头落了地,他算着周药玉下班的时间,拨通了周药玉的BP机服务台号码,留言让她抽空回电话。
此时的公用电话刚刚开始兴起,手机还是砖头般的大哥大,但BP机(无线寻呼机)十分流行。为了方便联系,周药玉买了个BP机,有时候上班时间接不了电话,周传龙就打电话给她的BP机留言,等着她回电话。
兄妹温情说了一会儿家常,周传龙突然说道:“药玉,我想去东江大学开个复印店,你觉得怎么样?”
周药玉听到这个消息,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哥,这是好事啊!你就大胆地去开,东江大学那么多人呢,生意肯定好!”
前世,走出这一步的人,是大哥的师傅易建湘。
“就是传虎,没人照顾了。”周传龙还是有点担心。
“大哥,小虎不是小孩子了,他已经上初二了,再说东江离咱们县城只有50多公里,坐公共汽车也就一个半小时,传虎周末放假的时候,你可以把他接到东江去啊!”周药玉提供了一个新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周传龙瞬间明白了:对啊!东江大学的资源更好,周末把传虎接到东江,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给他找更好的老师来辅导。
周传龙马上决定,进军东江,而且要租个稍好点的房子,给兄弟俩一起住。他现在也赚了一点小钱,能够租得起带公共卫生间的筒子楼了,比起从前紧巴巴的日子,有了很大的进步。
周传虎从表哥那里得知,大哥马上要到东江去,心里有点舍不得。听了周传龙的规划以后,马上高兴起来,能不离开大哥,而且还能到市里,说不定有更多机会去看电影,简直再好不过了。
周药玉跟大哥说起自己想买解放路尽头那块荒地,请大哥帮忙去打听一下手续。周传龙答应了。他其实也有着中国农耕时代遗留的思想,手里有了些积蓄,第一反应就是买地置房,总觉得那才是实实在在的家业。
周传龙的这种想法,源自于他从小在农村长大的经历。那时候,土地就是一家人的命根子,祖辈们辛勤劳作,把希望都寄托在那几亩薄地上。他看着父亲在田里弯腰劳作,看着母亲在灶台前忙碌,心里总是想着,等自己有能力了,一定要买一块好地,盖一座大房子,让家人过上安稳的日子。
这种想法在他心里扎根很深,即使后来他来到县城,开了修理厂,也始终没有改变。每当他看到师傅家的房子,宽敞明亮,院子里种满了花草,他就会忍不住想,要是自己也能有这样一座房子该多好。他觉得,只有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和房子,才算真正有了家,有了根。
周药玉的想法,无意中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