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凑过去拍拍老杨,道:“我回来了,”她又问道:“你们聊天这么大声,不要紧吗?”
老杨听到她的话,又指了指单向镜的对面——
魏家隆组的练习室里空荡荡的,没有人练习,只有角落坐着一个不知道是谁的人,正在休息。
“魏家隆他们人呢?”
“吵翻啦!人都走啦!”老杨一脸看好戏的标签。
他告诉丁依,刚刚她出去的这段时间,自己已经跟摄像们套好了情报:“说从昨天下午吵到今天,最大的刺头就是那个魏家隆,啧啧啧,估计再这么吵下去,过两天的舞台表演都要开天窗!”
丁依看着现在的老杨,一点都看不出他刚刚也曾经为自己的纪录片可能开天窗而焦虑。
既然主角都在闹罢工,她和老杨两个配角刚好吃个盒饭。
找了个空置的桌子,两人面对面坐下。
节目组的盒饭又干又油,丁依吃得味同嚼蜡,对面的老杨倒是吃得津津有味。
边吃,老杨边和丁依聊起他第一次进综艺节目录制现场的感受。
“你不说,这综艺真人秀,还是挺有意思的,挺真实的。”老杨往嘴里塞了一块梅干菜扣肉,含糊不清地感慨道。
丁依撇撇嘴,心想有时候过于真实也不好,搞得计划里的工作都完不成了。
嘴上却说:“毕竟还是综艺,比不上您之前做的纪录片真实。”
老杨摇摇头:“我做的纪录片性质不一样。”
丁依不知道老杨之前做什么纪录片,也不感兴趣,就没接话。
见她不说话,老杨又主动提问:“小丁,你是怎么会进这一行的?”
原来老杨这么有聊天的热情,难怪能很快和节目组摄像们打成一片。
丁依回答道:“就凑巧,大学学的传媒,毕业的时候海投简历,凑巧这家视频网站给了我offer,我就做了。”
老杨点点头,又问:“那你大学专业,怎么会选的传媒?”
“也是凑巧,填志愿的时候,我过了学校分数线,但没过专业分数线,给调剂到传媒专业的。”
“喔,那你原本的志愿是填的什么专业?”
“不记得了,原本的志愿也是随便填的。”
回答完这句,丁依突然觉得胸口闷闷的,有股说不出的烦躁。
尽管她说的都是事实,但她仍不免为这些事实而感到一丝郁闷。仿佛是为了排解这股郁闷,虽然老杨没有继续提问,她还是忍不住自己补上了句——
“——我这个人好像就是没什么想法,比较随波逐流,所以虽然进了这一行,也做不好太有创意的工作,只能做一些事务性的琐事。”
说完这句突如其来的真心话,丁依后知后觉地尴尬起来,她赶紧吞了一大口又咸又油的梅干菜烧肉,以掩饰自己的不自在。
老杨倒是非常自在。他睁大眼睛,流畅地接过丁依的话继续:“是吗?我倒是觉得你做的挺好的。”
丁依以为他在客套,笑了笑没接话。
没想到老杨紧接着下一句道:“我本来以为你就是个混子,结果今天才发现,你还挺认真啊。”
丁依:……
打扰了,原来你不是在客套。
老杨越说越起劲:“真的,你还记得第一次开会吗?那次,你一开口就问‘合同里有没有’,我就误会你是个拿着规矩压人的。后来第一次被魏家隆拒绝,你啪的一条消息不由分说地甩过来,我还以为你是个就会把消息转来转去、推卸责任的混子。今天过来,见到实际情况,才知道原来艺人真的这么任性,综艺录制里突发状况那么多,你在意的那些确实都是必备流程,你已经挺负责的了——”
说着,老杨对丁依露出一个略带歉意的表情,“——之前是我误会你了,后面不管什么情况,就算不太顺利,我们也见招拆招,一起承担吧。”
听完老杨的话,丁依顿了顿,又对老杨笑了笑,然后往嘴里塞了口饭。
咀嚼着嘴里干硬的米饭,不知怎么的,丁依突然对老杨之前做过的纪录片好奇起来。
她开口问道:“您呢?您怎么会开始做纪录片?”
老杨啃着盒饭里的排骨,回答道:“我也是凑巧,一开始只是对某些题材感兴趣,但只是想研究。后来我想着,反正都要研究,不如拍出来。”他用手机打开一张图片,递给丁依,“这些纪录片,都是我之前拍的。”
丁依接过手机。图片应该是从老杨的个人履历里截图的,「作品」一栏里写着不少纪录片片名。她原本想着之后把老杨的纪录片作品搜来看,但看到《桃花源入口与河流研究》《井与地下水的故事》这样的片名,她又打消了这个念头。
“原来您是这个赛道的,那怎么会想到来接我们这个活?两边差的可有点大。”丁依把手机还给老杨。
老杨叹了口气:“当然是因为缺钱了呗。”
丁依想起,这事张铭好像跟她提过。她点点头:“毕竟市场大环境不好,现在您做纪录片,估计没您以前挣钱吧?”
老杨笑道:“和市场环境没关系,做纪录片吧,就没有挣钱的时候。”
确实,就看老杨那些纪录片的名字,市场环境再好,估计也很难挣得到钱。丁依心里这么想,嘴上还是顺着话往下问:“那您以前拍纪录片的经费都是哪儿来的?有人赞助吗?”
“喔,算是有人赞助吧。”老杨道,“我赞助我自己,花家里给的钱。”说完,他往嘴里扒进了最后几口盒饭,把整盒饭都吃得干干净净。
丁依愣了,没想到面前圆脸盘蒜头鼻、满身是灰、疯狂干饭的老杨,居然是个家里有矿的。她不知该接什么话,只好也埋头默默吃饭。
对面,老杨吃完饭,放下筷子擦了擦嘴又接着说:“其实,我已经有新的纪录片计划了,等咱们这个项目结束,钱到账了,我就筹备开拍。”
丁依顺嘴问道:“喔?已经有主题了?”
老杨一脸得意:“别说主题,我连新纪录片的名字都想好了,就叫,”他用筷子敲了敲桌子。
“——《失落的龙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