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额外附赠了从法国寄来的巧克力一盒。
被顺利带出家门的岑维希震惊地看着正在吃巧克力的拉塞尔,发出质疑——
“怎么是你...” 这个大眼仔?
而且怎么来的这么早?他明明是给泰国人阿尔本写的求救信的啊?!
拉塞尔嘴里塞满巧克力,但是说话声音依然像广播播音员一样清晰:“怎么不能是我?”
看在巧克力的份上,他还是详细地解释了他出现在这里的理由:“我在埃里克斯家帮他照顾他的动物园,然后看到了你寄过去的求助信,就顺便来做好人好事了。”
“所以,你在信里说到的,F1赛车手的礼物,到底是什么?”
这才是他来的真正原因。
如果只是普通求助,拉塞尔可能懒得多管闲事了,但是既然里面提到了F1赛车手,他再麻烦也要跑这一趟了。
今年11岁的乔治·拉塞尔颇有些对不起他乖巧聪明,能骗过岑母这种资深教授的长相。他其实是一个狂热的赛车迷,还没有轮胎高就开始无证驾驶飙车比赛的那种。他的梦想是开上地表最快的汽车,成为一名真正的F1赛车手。
虽然家里对此颇有疑议——他们家并没有什么赛车渊源,父亲是个热爱种地的农民,平时摆弄最多的机械也许是家里的拖拉机。
乔治虽然在低级别赛事表现不错,但谁也不能保证他未来一定能开上F1赛车,尤其是他们家的经济状况基本没有可能负担得起赛车的费用。
母亲对此的疑虑就要更真实了——她坚决反对乔治辍学去搞赛车。
今年圣诞节,当乔治再一次在家中提到自己想要专心赛车训练的时候,家里大吵一架,不欢而散,于是郁闷不想呆在家里的他出现在了好友阿尔本的家里——他自然知道好友家的钥匙就放在花坛底下。
埃里克斯·阿尔本比他大两岁,但他已经接受了好几年专业的赛车训练了。明年他就要满14岁,可以参加成人组的国家级卡丁车比赛了——这是最重要,关注度最高的比赛之一,会受到各大车队青训的关注。
拉塞尔距离14岁还有3年,他明确知道以他的家境想要开上F1,必须要加入车队青训,最好是像红牛,迈凯轮,法国雷诺或者梅赛德斯奔驰那样有竞争力的中上游大车队。
拉塞尔充满嫉妒地给阿尔本的猫猫铲屎。他已经听好友说过,他已经得到了一些青训车队的注意,甚至试训邀请了。他并不确定自己在三年后能够赶上阿尔本——阿尔本现在强得可怕,几乎横扫所有比赛——拉塞尔觉得自己必须加大投入,更加努力,才不会被好友甩在身后。
在偶然发现岑维希寄过来的信件之后,乔治·拉塞尔立刻意识到,也许这是一个机会。他当然不是没见过赛车手,但是往往仅限于在赛场上碰面,友好地说两句客套话,然后握手签名。还没有哪个赛车手给他送圣诞礼物。
他把猫砂一扔,火速来到了岑维希家门口。
“你偷看我的信?”听完渊源的岑维希指责拉塞尔。
“拜托,”拉塞尔翻白眼:“我不看,怎么跑过来救你出门。”
“再说,你的信上面也没写不准看。我拆广告账单的时候顺手拆开你的信,看了一眼就过来帮忙了,你应该感谢我才是。” 拉塞尔字正腔圆地控诉:“快带路吧,别浪费时间了。”
岑维希一想也是。
于是两个小朋友踏上了前往牛津郡的车。
“说说吧,你是怎么认识尼克·罗斯博格的?”
赶路无聊,拉塞尔决定和岑维希聊聊八卦。
现在炙手可热的F1新生代车手尼克·罗斯博格是个德国人,有个芬兰人冠军老爹,虽然确实是在给一家英国车队开车,但是拉塞尔怎么想也想不到岑维希这个小豆丁怎么和他攀上关系的。
岑维希被迫再次描述那个充满刺激的奇妙夜晚。
虽然已经多次讲述,但是这个故事依然鲜活,奔驰AMG在赛道上的轰鸣声,威廉姆斯赛车FW14B的皮革气味,依然在他的记忆里栩栩如生。
拉塞尔充满嫉妒地听着这个幸运的中国小子的传奇故事,第一次开始思考是不是他妈说的挺对的,他不应该辍学。
谁他妈想得到上学还有这种奇遇啊?!
时间在讲故事中流逝得很快。
到站。
岑维希自信地带路,拉塞尔毫无异义地跟着他走。
直到两个人看到一堵冰冷的铁门。
“你确定没走错?”拉塞尔发出质疑。
“肯定就是这里没错。”岑维希此刻也发现自己犯了个致命错误:“谁想得到他们圣诞节没开门营业啊!!”
“.......” 拉塞尔无语:“这不是常识嘛,谁圣诞节会营业啊!”
岑维希也不好意思起来。他这属实是被好奇冲昏了头脑,上蹿下跳折腾一圈,结果白跑一趟。
“对不起。”他可怜兮兮地向拉塞尔道歉,垂头丧气地就准备原路返回了:“不好意思,浪费了你的时间。”
拉塞尔一把拉住他:“你要去哪里?”
“回去啊。”
拉塞尔再次翻了个白眼,他纤长的上下睫毛因为主人的动作打结成一团:“谁说我们要回去的。”
“等着,我有办法。”
说着,他拨通了一个电话。
“喂...请问兰多·诺里斯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