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轻舟敢发誓,天底下肯定没有这样的郊游。
顺着时不时有大车经过的公路走了一个多钟头,陆远才在一个岔路口停了下来。
“你先等我会儿。”说着,她研究起了附近的路障和标记。
返回叶轻舟身边后她说,“从这里过去还要走一段,去那边歇吧,会更安全。”
路障只能拦车,人走过去倒是毫不费力。两人又往前走了一段,这才挑了个平整的地方放下背包,坐在路边喝了几口水。
几分钟后陆远站起身,朝叶轻舟伸出了手,“走吧。”
这次两人一直走到进山口也没遇见一辆车、一个人。写着“凤鸣山”的大石头还在,上面用红油漆写着一行小字:山中极度危险,禁止私自进入。
陆远停下来简单看了看地上的车辙和脚印,“太乱了,看不出来。”
“我猜也是。”叶轻舟放下背包,从最下面翻出短刀握在了手上,“进山吧。”
“好。”陆远也找出短刀拿在手里,重新背上包之后她问,“有方向吗?”
叶轻舟感觉这又是个考题,便条分缕析地说了起来。
“昨天晚上我找了些凤鸣山的资料,这地方……普通得恰好到处。风景一般、坡度也陡,之前没划成风景区,通行难度有点高,但没有高得过分。
“换句话说,翻山的难度适中,可能是个常见的偷渡路线,所以地上的痕迹会乱。老刘恐怕不是特地来送人的,估计还接了几个人。
“但吴姐会来这里,是另一回事。即便卖药惹了麻烦,但郊区、周边城镇有的是地方可以去,来这么偏的地方干嘛?
“又说回这个地方,既然是常见偷渡路线,就说明山里的变异兽和野人不会过分猖獗,适合长期生活,也能随时出来。
“再加上她出发时没带多少东西、穿得多又蒙住了脸……吴姐可能已经感染病毒了,她想进来看看情况,以后再说。
“长短期生活都需要水源,山上有个泉水,我们先找过去看看。”
“分析得很好,我没有补充。”陆远微笑着肯定道。
山中没有阶梯道路,只有一条大概是来往行人踩出来的小径,蜿蜒曲折地通往前方。
叶轻舟一边走着,一边百无聊赖地看向四周。这座山简直毫无景致可言,地上的植物长得蔫头耷脑,树木的叶子也肉眼可见地稀疏,并不比公路上的绿化带好多少。
虫鸣、鸟鸣之类的声音很少响起,大部分时间除了两人行走时的脚步声,就只有风时不时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偶尔有一些虫子般的东西从草里窜出来,细看也跟可爱有趣毫不沾边。
“能用的核电站,现在好像还在运行,给安全区还有外面的净化工程供电。”她突然没头没脑地抛出了一个话题。
“是吧。”陆远似乎有点接不上话。
大概是因为周围没别人了,即便没得到像样的回应,叶轻舟还是继续说了下去。
“有时候我搞不懂人类。出了这么大的事,也只能继续用,大概是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祈祷行星别再光顾。
“虽说行星确实是万年不遇,但核能这个东西,好像自出生开始,就带着足以毁灭人类的危险,再怎么增加安全也像是给老虎栓链子。
“搞笑的是这东西曾经被定义为清洁能源……可真是太清洁了。不过别的能源确实也有问题,比如温室效应,要是冰盖化了也挺够呛的。
“小说、影视剧有很多跟能源相关的,不唯独科幻,连奇幻、修真题材都算上,灵石说到底跟煤矿也没多大区别。扯远了。
“可能所有工业革命都跟能源息息相关,人类文明史要是脱离了煤炭石油还有发电站,完全会是另外一个样子,所以恐慌一直在。恐慌会催生想象,想象会带来创作。
“在很多作品里,人类因为贪婪,因为对能源无节制的追求,最终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是直到今天,核电站还在运行,核武器还在某些地方存着。
“再看看这些东西……这些植物和动物,确实变了很多,说不定也死了很多。但是比起人类,它们的变化倒也没那么大。”
陆远渐渐从她四处发散的闲聊里找到了主题,“你在说人类文明的脆弱性。”
“大概吧。”叶轻舟其实也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只是随便想到的。”
“我有一些另外的角度。”陆远字斟句酌道,“论单体战斗能力,人类不是自然界里最强悍的,能站上食物链顶端,靠的是人类群体对力量——或者说是暴、力的最大化运用。”
稍微停顿了一会儿,她继续道,“而在站上食物链顶端之后,所谓的文明,一部分是用于限制人类对同族的暴、力,另一部分是在这样的限制里继续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