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难道……”
银时瞅了乔峰一眼,决定代为问了出来。
“那个可怜的婴儿,就是这个乞丐老大吗?”
智光看着乔峰,终于在他紧张的视线中点了点头。乔峰顿时仿佛失去了全身力气一般,踉跄了一步。
“不……不可能……”
智光深深的看着乔峰,继续说道:“二十一人除了我,带头大哥,汪帮主还有赵钱孙外全死了。我眼看众兄弟惨死,哀痛之下,提起那个契丹婴儿,便想将他往山石上一摔,撞死了他。正要脱掷出,只听得他又大声啼哭,我向他瞧去,只见他一张小脸胀得通红,两支漆黑光亮的大眼正也在向我瞧着。我说什么也下不了这毒手。后来汪帮主想办法翻译了那辽人留下的遗言,我们看后实是难以相信。但那契丹人其时已决意自尽,又何必故意撒谎?但倘若真相确是如此,不但殉难的十名兄弟死得冤枉,这些契丹人也是无辜受累,而这对契丹人夫妇,我们更是万分的对他们不起了。”
“果然……”桂沉声问道,“你们被人误导了吧?其实这件事情根本就是一场冤案?那个人不是真正的辽人?”
智光却摇头道:“他的确是辽人不假,只是……众位,非是我有意卖关子,不肯吐露这契丹字的意义。正如这姑娘所言,倘若壁上字确是实情,那么带头大哥、汪帮主和我的所作所为,确是大错特错,只是我智光在武林只是个无名小卒,做错了事,不算什么,但带头大哥和汪帮主是何等的身份地位?何况汪帮主已然逝世,我可不能胡乱损及他二位的声名,请恕我不能明言。”
“命都没了还在乎个屁的尊严。”银时冷漠的掏着耳朵讽刺道。
“带头大哥、汪帮主,和我人因对雁门关外之事心有愧,除了向少林寺方丈说明经过、又向死难诸兄弟的家人报知噩耗之外,并没向旁人提起,那契丹婴孩也就寄养在少室山下的农家,事过之后,如何处置这个婴儿,倒是颇为棘。我们对不起他的父母,自不能再伤他性命。但说要将他抚养长大,契丹人是我们死仇,我们人心都想到了‘养虎贻患’四字。后来带头大哥拿了一百两银子,交给那农家,请它们养育这婴儿,要那农人夫妇自认是这契丹婴儿的父母,那婴儿长成之后,也决不可让他得知领养之事。那对农家夫妇本无子息,欢天喜地的答应了。他们丝毫不知这婴儿是契丹骨血,我们将孩子带去少室山之前,早在路上给他换过了汉儿的衣衫。大宋百姓恨契丹人入骨,如见孩子穿着契丹装束,定会加害于他……”
“那农户便是乔槐一家。”
乔峰大声叫道:“不,不!你胡说八道,捏造这么一篇鬼话来诬陷我。我是堂堂汉人,如何是契丹胡虏?我……我……槐公是我亲生的爹爹,你再瞎说……”突然间他抢到智光身前,左手一把抓住了他胸口。
单正和徐长老同叫:“不可!”上前抢人。
“安静点!”
没等他们过来,银时已经直接抓起桂的脑袋就砸向了乔峰。乔峰应声而倒。
没去理会同样晕厥过去的桂,银时喊道:“赶紧的,拿根绳子过来啊!”
就这样,等乔峰醒过来的时候,他已经被五花大绑的绑起来了。乔峰满腹哀怨的看着银时,后者根本没有理会他,而是看向智光。
“除了刚才你说的那些,还有别的证据证明他就是当初那个婴儿么?”
智光说道:“并无。只是我所说的句句属实。”
“我知道肯定是真的啦。只是,你们说把他寄养在了别人家里,那么在那之后你们也就没过多关注他了吧?”
对于银时这个问题,智光倒是点头:“这个,定期还是会去了解一下。”
“那么换句话说,这个家伙到底还是不是当初的那个婴儿不好说吧!毕竟也有可能当初你们把婴儿送过去后没多久,那个孩子就因为什么事情丢了或病逝了,人家担心被你们责怪,所以找了个差不多的婴儿来代替也是有可能的啊!”
“这么说确实是呢!”已经满血复活的桂点头附和道,“毕竟婴儿抵抗力差,更何况还经历了那么一场变故,从谷底拍上来这得多大的力道啊?当时没死都已经是造化了,但是又有谁能保证没有后遗症在呢?所以那几天后夭折一点也不奇怪。”
银时的猜测倒是把他们给问住了。
“这……这不可能吧,若真的病逝了,大可直白告诉我们……”
“得了吧?你们又不看看自己长什么样,光是站在那里就足够给人压力了,别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里来的地痞流氓收保护费了,人家只是穷苦百姓而已,你们突然出现把孩子给他们又叫他们好好照顾孩子,要是孩子真的有什么事,谁敢在你们面前冒头啊!”
乔峰的眼中重燃起了希望。
“所以,我……我果然不是契丹人对不对?我就是汉人对不对?”
银时和桂看了他一眼。
“说起来……”桂沉吟道,“我记得契丹人有个习俗,但凡出生后都会在胸口纹上狼头纹身以表示自己的身份。”
此话一出,乔峰脸色大惊。
而赵钱孙已经快速的扒开了乔峰的衣服了,顿时惊呼:“果然有!”
只见他胸口刺着花纹,乃是青郁郁的一个狼头,张口露牙,状貌凶恶。
乔峰自两岁时初识人事,便见到自己胸口刺着这个青狼之首,他因从小见到,自是丝毫不以为异。
众人哗然:乔峰果真就是契丹人!
结果……
“搞错了,这不是狼。”银时认真说道,“这是哈士奇。”
众人:“…………”
众人:“哈啊?”
“是真的,不信,你们看。”桂抱起了哈士奇,狗头与乔峰胸前的狼头并排在一起,还真的十足相似。
乔峰:“………………”
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