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红楼]一梦华胥国 > 第18章 服阙贾府排筵席

第18章 服阙贾府排筵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虽然讨论得热火朝天,还得到了来自贾瑗的祖父史老太爷的经济支持——多好的能让我的敏儿回家,还让林家没话好说的机会啊!大可以多来几次,我老人家不差这几个钱。

为此贾父甚至开了自己的嫁妆箱子,拿了珍藏的文端容花鸟图真迹来给孙子作集会的主题。

文端容,单名俶,字端容,前明吴门画派的丹青妙手,擅花卉,工写生,尤长于花鸟草蝶,蔚然为一时之冠,其作伪笔传摹甚多,而真迹罕见。

贾父的这幅原是初代保龄侯尚书令史姥的收藏——跟随高祖抄了前朝藩王的府库得来的。

后来传到前前代保龄侯,也就是贾父的母亲手上,再之后就给贾父作了嫁妆。

在贾瑗起社的花笺之前,林璟先从贾瑗手里接到的,却是宁荣二府合办赏花宴的帖子。

这是宁荣二府守孝三年除服的第一场宴会,也是一种广而告之自家回归社交圈的手段,相当于之后有什么红白喜事、聚会宴饮都可以往这家递帖子了的意思。

不过,吴夫人和裴雪却是不去的——亲戚关系都拐了九曲十八弯了。

更关键的是,贾家是勋贵,吴家、裴家和林家却都是清流文官一系。三家里唯一和勋贵搭得上关系的就是林海的那一支,也已经随着林桐的去世消弭了不少,赵夫人和贾敏之后,就更是烟消云散了。

贾家已经故去的两位国公,哦,不对,应该说是,一位国公和一位一等将军,想要转换门庭是一回事,但这不是还没转换成功吗?

天底下的事情,又不是想了就成了的。

虽然有贾敬这个二榜进士添了几分文气,但是她本人还是二等将军呢,任谁都不会说身上挂着世袭爵位的贾敬不属于勋贵。

何况她当日虽入了詹事府,却是个走后门的,文官待见她的真就不多,贾家其她人就更不必说了——贾敬再如何,也还有个功名在身上,勉强能算是半个自己人。

至于什么时候能变成整个,就得看贾敬熬不熬得住了。

起码现在,林贾两家除了林海一房外,是吃不到一个锅里去的,不过是两家的孩子都在彼此唯一的“交集”,也就是林海家中学习罢了。

既然是两个孩子有交情,林璟又愿意去,吴夫人和裴雪也不介意她去玩一玩,反正只是孩子,大人又不去,能有什么影响?

他们也不担心没人看顾林璟,贾敏这个亲男儿和亲男妇林海,再有赵夫人这个亲家,都是必去的,加上个林璟不过捎带手的事。

“这事简单,”贾敏一口应下,还道要带林璟去拜见他父亲,“我父亲早就想想见见隽姐儿了,回头到开宴的时候,阿隽再和元春一起去东府就是了,那边府上专招待官客,有娘子和我两个姐姐照看,再万无一失不过了。”

宁荣二府一道摆宴的时候,惯常是一府单招待官客,一府单招待堂客的。

不过以前是轮流招待,但自从先宁国公夫人去世——贾代化被降爵的时候,夫人已经仙逝多年,逝者为大,当今也就网开一面,不曾损其哀荣,故仍可称宁国公夫人。因着宁府没有身份够高的男眷撑门面,基本都是东府招待女客,而西府招待男客。

如今就更是了,虽然贾敬的郎婿也得了夫人的诰命,但单从品级论,连女带男一起算,两府身份最高的就是史太君这个荣国公夫人,卑不动尊,总不能叫老人家专程到宁府待客,也就成了定例。

裴雪松了口气:“有劳妹婿和海妹了。”

虽然和贾敏还算相处愉快,贾瑗也是个好孩子,但裴雪是真的不想和勋贵打交道,宁荣二府唯一能和他聊到一起的也就是贾敏的大姐婿张氏,而这位张夫人已经去世了。

奈何林璟想去……

如果贾敏实在不愿意,为了孩子裴雪觉得他也不是不能忍一忍。

其实只是想打卡著名地标的林璟并没有想太多,也不知道裴雪曾经准备为她做出的巨大牺牲。

幸好她不知道,也不用知道。

对裴雪而言,这真的可算是牺牲了。

文武殊途是一回事,为了叫上面疑心病一天比一天重的那位放心也不假。

但就个人而言,裴雪也是不乐意和勋贵家的男眷打交道的,虽说一样米养百样人,但还有一句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从生活环境到思想观念都截然不同的两类人顶好就是井水不犯河水。

强行融在一起没有好结果——荣国府那位已经去世的张夫人就是再鲜明不过的例子。

裴雪和张夫人在闺中之时还在一起顽过,彼时裴娆还是左副都御史。虽然交情泛泛,毕竟年龄差摆在这里了,但到底是旧相识。

张夫人出身名门,祖上是吴郡张氏,族谱可追溯至“莼鲈之思”的主角张翰。及至本朝,其母张姥尝为中书令,时号“张大令”,兼拜太子太傅,长姊仕詹事府为少詹事,小妹外任大同知府,素有政声。

张姥坐元宵宫变下狱,在狱中自尽,张夫人的两个姊妹都被夺官,谴回原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