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甚至还直接安排上出生不足一日的儿子将来考上了,对自己的灵机一动分外满意:“璟者,玉之光也。有什么比传胪金殿更光彩的?”
殿上胪传第一声,殿前拭目万人惊。
金殿传胪,这是士子最大的荣耀。
她倒是说得畅快了,全然不顾听的人内心的惊涛骇浪——主要是听到了的林璟,至于林清真正说话的对象裴雪,他可没觉得这话有什么问题。
林家自前朝起便耕读传家,这耕读之家说着好听,可若是一直隐居,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或早或晚,或嫡支或旁支,总要有人能在朝中支撑门户才行。如今还罢了,朝中的那位林侯虽说有了春秋,且与族中关系也远,毕竟是开国传下来的爵位,又是一家人,可之后呢?林侯的独子尚且要科甲晋身,哪里还顾得上远在姑苏的族人?
至于旁的路子,如今天下承平日久,终究科甲晋身才是正途。
凭借长年高速冲浪的网速和博士毕业不延毕甚至仍旧保持丰富而惹人羡慕的发量的智商,林璟飞快地摘录了话中重点——
首先,她疑似交了好运,穿的是女尊,起码是女子可以科举的朝代,而且家境富裕重视读书科举,这个开局显然是中了古穿彩票,至于是不是头彩,就得看大环境如何了,要是撞上类似五胡十六国那种兵荒马乱命不当命的,那就只能听天由命了,不过话说回来,就算是五胡十六国,那石勒不也比羊献容更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就算是乱世,也是有机会掌握更多的生产资料的人更能活下去,最怕就是路都被堵死了,那便只剩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其次,她这辈子还叫“璟”,姓什么倒是不知道,不过也无所谓,一样的发音已经足以慰藉了。
至于姓氏,其实林璟不多在意,毕竟她死的时候二十六岁,其中二十一年也不姓林——她小时候随父姓,双亲离婚的时候妈妈没争过,后来她血缘上应该称呼父亲的人为了追“耀祖”,分别在她中考和留学深造的时候给了她一个重击……没有高考,大概多少有点国人常态化的对高考生的特权。
鼓起勇气找到“抛弃了她”还又有了一个女儿的妈妈,但凡不是妹妹,而是个男的,林璟都没有勇气去相信一年只能寒暑假见面的妈妈,但幸运的是她还没有倒霉到底,林嘉乐欣然同意赞助她进修,得到帮助的前提是“你得和我姓”,林璟答应了。
爱是有条件的,何况林璟是有着林嘉乐恨透了的前夫的基因还不在她自己身边长大的女儿。
林嘉乐对林璟这个“以前年轻不懂事”留下的“错误”和对亲生女儿的愧疚交织在一起,她如今事业有成,已经不是曾经收入低微因此抢不到抚养权的林嘉乐了,她愿意为林璟花钱,别说出国留学了,房子车子股份存款……林嘉乐全都给女儿准备了,但如果林璟还姓着前夫的姓,她又难以控制不对自己亲生的,但是“别人家的”女儿生出恶意。
所以,林嘉乐要林璟跟自己姓。
她可以给她她所有的一切,但前提是,她得是“她的”女儿。
有什么比姓氏更鲜明的标志呢?
冉弘,林嘉乐的前夫,林璟的父亲,对于林璟不声不响地改姓自然是暴跳如雷,但除了他自己,也无人在意,尤其是林璟本人。
林嘉乐都比林璟情绪激动一点,毕竟林璟对于“冉璟”这个名字些许的不舍,七分为了过去二十一年用惯了的自己,三分因为姑姑,在姑姑家寄人篱下那些年,唯有姓氏一致的姑姑可以给她少许微弱的安全感。
和冉弘相比,她确凿无疑在“亲长”这个角色上做得更好。虽然从林璟的角度来说也是半斤对八两,但是,总归多一两也是多,毕竟同行衬托。和抢到她的抚养权然后把她丢给奶奶爷爷,后来是姑姑的所谓父亲相比,林璟的成长过程中事实上也没从她的双亲中的哪一个身上得到“爱”,那林璟只能看钱,懵懵懂懂地根据钱在哪里判断爱在哪里……
在她需要爱的时候只给钱,连钱都不愿意出了,突然在口头上用一些“宝贝”“爸爸最爱你啊”这种话演爱她,并藉此指责她不懂爱只知道钱未免有失公允。
既然一直都是爱不够钱来凑——当然在这一点上林嘉乐也是如此,不过后者不装,那就也不必装得好像多爱她一样,没有一点可信度,演得甚至骗不过自己还恶心了观众。
林璟下辈子都不会忘记自己大学毕业被所谓的父亲算计生活费存款还旁敲侧击要求她给根本不该出生的“耀祖”红包的委屈和恶心,以及几乎烧穿她的理智的怒火。
当然她一分钱也没给,但是……哦,对,她现在已经是“下辈子”了,确实是忘不掉,想起来当时的情绪都上来了,反映在刚出生一天的婴儿身上,就是——
“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