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黎月有一个真实存在的双胞胎妹妹吗?”
“知道,她也叫黎雪。”罗夏讲的很是坦诚,看起来并没有想隐瞒什么。
唐平野有些出乎意料,“你知道这件事?”
“当然,你看到的那些咨询记录是我跟黎雪做咨询时的记录,后面还有一份我导师在美国时给黎月做咨询时的记录,虽然不是全部的,但也解释了黎月生病的情况。”
“黎月小时候被美术老师性侵过,这个糟糕的经历对她的心理和精神打击都很大,这也是导致她后来人格分裂的主要原因。”
罗夏指了指唐平野手里的文件,“我说的这些内容里面都有,如果需要,你们可以带走,这也是黎月之前就已经同意了的。”
“你刚刚为什么那么笃定的说黎月没有失踪?”唐平野听到文件可以带走,就先合上了,打算带回去再细看。
罗夏神情放松,说:“因为前几天黎雪还来了工作室做定期的心理咨询,而且你们今天打电话来工作室的时候也提到了她,既然她在,那黎月怎么可能会失踪。”
江源不理解的皱着眉:“你在跟黎雪做心理咨询?给一个人格做心理咨询?”
罗夏并没有觉得给一个人格做心理咨询有什么问题,毕竟黎雪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于是,她耐心地给江源和唐平野解释到:“黎雪虽然作为黎月的第三人格产生,但其实,她是有自己独立的成长背景的,而且,她的心理也有些问题,过去一段时间,她有些轻微自残的行为倾向,这件事还是主人格黎月先发现的。”
唐平野越听越觉得黎月是人格分裂这件事处处透着离谱,难不成他们查了这么久的失踪案,找了这么久的黎月,一直用另外一个人格在他们面前晃悠?
虽然唐平野也多少听说过有人格分裂这件事,但是真发生在自己面前,一下子还是很难相信。
“您可以详细地跟我们讲一下关于你认识的这个黎雪的事情吗?还有她和黎月的关系。”
“可以。”罗老师似乎并没有要为黎雪保密的想法。
“这不会违反保密原则吗?”
江源有些担忧地问,他此时有些莫名的同情黎雪,尤其是在知道她只是黎月的一个分裂人格之后。
“理论上也是要的,但在她们两个当中,黎月才是主人格,我和我的督导,也就是黎月在美国的心理咨询师沟通过,我们一致决定优先遵从主人格的要求,这也是符合咨询伦理,也不算违反心理协会的职业要求。”
“由于她并不是真实的黎雪,而只是黎月的一个分裂人格,我和我的督导,我们曾讨论过为什么黎月会分裂出一个和妹妹一样的人格,我们认为,这可能是源于她对于妹妹的愧疚。”
“愧疚?”唐平野不解。
“没错,愧疚。”
罗夏第一次遇见黎月是在美国,那时候她在那边进修,在督导的工作室给导师做咨询助理,因为都是东方面孔,两人都感觉对方亲切。
后来因为黎月每周都要来导师的工作室进行心理治疗,罗夏和黎月她们两人后来就慢慢熟悉了,远在异乡,又都是来自春江,罗夏很快就和黎月成了朋友。
刚开始,罗夏并不知道黎月的病情,她一直以为黎月只是简单的心理问题,因为日常中的黎月很是开朗,待人热情,性格很外放。
罗夏还曾经被黎月邀请去过她的个人画展,她在画展上还见到了黎月的父母,两个人看起来感情很好,对待黎月的态度也更多的是宠爱。
只是在后来的相处中,罗夏才从黎月口中了解到了黎月的过去,原来痛苦的童年记忆一直在影响着她。
其实很多孩子生病,大多都是因为家庭中父母的关系不和谐,甚至很糟糕,尤其是黎月这种患上解离性身份认同障碍的心理疾病,目前确诊的许多病例中,患者往往在幼年时期都经历过家庭带来的非比寻常的伤害,但是黎月的家庭貌似很幸福,她本人的性格甚至可以算得上很阳光。
但罗夏从来不知道黎月还有一个双胞胎妹妹,连因为黎月生日,罗夏被邀请去参加她的生日会,她的父母也没有提起过她的双胞胎妹妹黎雪。
罗夏换了一个口吻跟他们解释道:“其实人格分裂的原因很复杂,目前在学界也没有非常权威的定论解释,但是大多数患者往往都有一个非常糟糕的童年,他们大多数人都在童年甚至是幼年时期遭受了一些个体难以承受的事情。”
“不过,黎月的情况还有些不同,我在整理她过去的咨询记录时,发现她其实对于她的双包胎妹妹有着深深的愧疚,这个愧疚很可能是来自于她被父母带出国,而妹妹被留在了国内。”
罗夏提到了黎月的父母,他们带着黎月去了美国,唐平野想起来,在黎雪曾经说过,她父亲在和妈妈离婚之后不久,就离开家了,之后再也没回来过,连她爷爷去世都没回来。
如果现在的黎雪不是黎雪,那唐平野他们已经获得的这些信息还是真的吗?会不会是这个黎雪编造出来的?
最关键的,现在的这个黎雪讲过的话,又有哪些是真的?
唐平野:“您知道黎月她有一个双胞胎妹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