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鸿远接到天启电话的时候,整个人都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幸福状态当中。
这泼天的富贵终于是轮着我了?
作为一个后起之秀,他的理想状态当然是能够被两个巨头当做优质小弟来回争取了,最后跟谁不好说,但好处费肯定不会少。邵鸿远并没有觉得自己这个想法没志气。
俗话说得好,人贵有自知之明。
大公司有大公司的生存之道,小公司也同样。
体量放在这里,SK不是什么巨头公司,活得委婉一点很正常,说不定还有大把公司想像他这样委婉呢。
最早报告说千鸟天启之间出现嫌隙的廖势也因此都更得邵鸿远看重,甚至许诺出了百分之一的股份。尽管当时邵鸿远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是不怎么相信的。
但,事在人为。
看,这风不就吹起来了吗?
好不容易等到自家老板打完电话,对此事极为上心的廖势立刻上前询问:“ Boss,怎么样?”
邵鸿远淡定地摆摆手:“天启的价码开得不够高啊…我们也不用急,等他们打得越激烈,对我们的争取也会越不计成本。”
他倒是不担心业内短时间内有其他公司能够取代SK的位置,毕竟这个生态圈里,中间这层,SK是独一份的,旗下几乎包揽了顶流爱豆、一线男团女团。
就整一个造星工场。
廖势闻言若有所思,他和自家老板的观点不太一样,认为选定了一方,就要坚定的站在这一方的身后。
左右摇摆,总感觉容易出事。
到时候万一两头不讨好,那可就吃大亏了,万一双方都热闹了,干脆联手先把SK干趴下也不是没可能。
邵鸿远看出了廖势的犹豫,心情颇为不错的他顺口解释了一下:“太快答应下来,显得我们太积极主动。那可就被人拿捏住了。”
诸秋,可从来不是什么好相处的人。至少要再等对方抬一抬价码,这可涉及到立场和站位,慎重些对方也不好说什么。
显然邵鸿远心中已经有了自己最终的人选。
*
千鸟这边,同样也通过了她们独有的情报渠道得知了天启和SK的联系。
诸秋可不仅仅只是拉拢SK作为统一战线,这只是备用措施罢了。看,如果不是她出手及时,那就是天启会抢到优先权了。
经纪公司的频频失利并不会对千鸟本部带来太大影响,千鸟这么大一个公司呢,不至于一年没有什么优质新鲜血液,整个公司就垮掉了。
她们的底盘是大明星。
但诸秋是个吃不得一点亏的性子,在这一点上,她是把自己当人生主角看的。
主角基本定律一:得到的永远要比失去的多得多。
主角基本定律二:凡事发生,必皆有利于我。
相信这些,并为之行动,最终就会成为你所想要的那样。
在诸秋的放权下,千鸟率先就在影视资源方面进行反击,高价抢夺大热剧集独播权,自家旗下平台轮播,顺便带动下一个季度的新剧。
在以往,除了某些比较特殊的、特别符合自家公司调性的剧集之外,三巨头并不会特意花高价去买独播,因为没有这个必要,大家体量都是差不多的。
买个剧充实一下自家资源库就行了。
千鸟财大气粗的,现金流充足,就直接把整个季度的优质剧包圆了。当然,只谈钱肯定是不够的,能拍出好剧的剧组可都不是只会看短期利益的。
所以诸秋同时还跟这些剧组敲定了等这些剧组下一次作品产出之后,无论是否独播在千鸟,都会在旗下平台给出超高曝光。
这才是真正吸引那些剧组的原因。
未知的下一部剧,至少在宣发和排片上有了绝对的保障。
这可是千鸟旗下的视频平台,不是什么三无小平台。千鸟最早就是从渠道起家的,正因为她们掌握着最大最优质的渠道,才会吸引到源源不断的优质艺人挤破头。
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诸秋的高效率,和她大胆放权、快速决策,甚至为了提高效率特意开设了一个临时机动部门有关。
这些都是患有严重大公司病的另外两家巨头公司根本来不及跟进的。
至于放权,也不仅仅只是明面的那层需要。
诸秋知道自己公司里估计还有内鬼。
那些手握股份的高管可以暂时排除嫌疑,更底下一点的经理一层,没有股份这层利益关系和公司牢牢绑定在一起,同时又是什么事都会经过他们手上去操办的地位。
这一收买,千鸟的信息围墙就相当于是烂了一个窟窿。
一家商业公司最重要的就是商业机密,有合约束缚,为了自己的未来,内鬼肯定不会泄露这种重要的事情,但在一些日常情况下,不经意的透露一个时间?一个地点?一个看好的艺人?
这可就怪不到内鬼头上了。
诸秋翻看着前一段时间各部门的报考,查漏补缺,找找看能不能发现什么蛛丝马迹,然后就很自然地看到了卢如容那边发过来的情况。
程伟彦?
本来千鸟这边想压一压程伟彦,这个小明星借着公司的资源刚混出点名气来就叫嚷这要自由了,不磨一磨性子以后怎么带团队。
结果不料被天启截胡了。
也正是从这里开始,天启处处抢在了千鸟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