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她眼底的星轨 > 第13章 第三种方案

第13章 第三种方案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陈奶奶端来自制的桂花糕,香气瞬间充满了整个厨房:"你们年轻人有这么多主意,我这老婆子都跟不上了。"

小森突然出现在门口,手里拿着刚完成的画——塔吊和旧宅并存的画面,用色大胆而梦幻。最令人惊讶的是,他在两个建筑之间画了一座彩虹桥,桥上站着几个简笔小人。

"这是..."温翎惊讶地看着画作。

"他想表达的是连接,"俞瑾言轻声解释,"新旧之间的桥梁。"

温翎突然明白了什么,迅速调整相机参数,对着小森的双手和画作拍下一组特写。这双能感知温度与色彩的手,这个不言不语却能用画笔表达内心的孩子,正是他们一直在寻找的"第三种方案"的最佳象征。

离开时已是黄昏。温翎和俞瑾言并肩走在老城区的街道上,影子在夕阳下拖得很长。远处工地的轰鸣声已经停止,取而代之的是归鸟的啼鸣。

"林教授答应帮忙起草专业方案,"俞瑾言说,"下周我们可以约城市规划局的人再看一次。"

温翎点点头,突然停下脚步,指向西边的天空:"看。"

夕阳将云层染成了金红色,而东边已经升起的月亮则呈现出淡淡的蓝。在这昼夜交替的时刻,光线呈现出一种奇妙的平衡,既不是纯粹的白昼,也不是完全的夜晚,而是两者之间的过渡与交融。

"就像我们的项目,"俞瑾言轻声说,"不是单纯的保留或拆除,而是在新旧之间找到平衡点。"

温翎举起相机,拍下这转瞬即逝的光影。取景框中,她看到俞瑾言站在前景的剪影,背景是正在变化的天色和远处的新旧建筑。这个画面完美诠释了《边界》的主题——对立面之间的张力与和谐。

回到工作室,他们立即投入工作。温翎筛选今天的照片,俞瑾言则开始整理林教授的建议。墙上的计划表已经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备注,但两人都没有疲惫的神色,反而因为看到项目逐渐成形而充满干劲。

"这张可以作为核心影像,"温翎指着小森画画的那张照片,"配上你写的关于'第三种方案'的文章,应该能打动更多人。"

俞瑾言凑近屏幕,呼吸轻轻拂过温翎的耳际:"再加一句小森画里的隐喻——新旧之间需要桥梁,而不是壁垒。"

夜深了,城市的灯光一盏盏熄灭,但工作室的灯依然亮着。温翎泡了两杯咖啡,这次她记得俞瑾言的那杯不加糖。窗外,月亮已经升高,清冷的月光与工作室温暖的灯光交融,在木地板上投下模糊的光影边界。

就像他们的项目,温翎想,就像她和俞瑾言的关系——摄影师与评论家,感性与理性,捕捉瞬间与书写永恒。看似对立的两个世界,却在某个看不见的点上完美融合,创造出比单独存在更丰富的意义。

而这一切,都始于那个雨天,一个评论家走向一个摄影师的决定性时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