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族长家回来,薛时星就带着妹妹继续收拾父母的遗物。
薛时星从小就聪慧,从很小开始,薛跃就开始跟他商量家里的事。家里的地契、房契、银钱放在哪里,他都知道。还有娘亲的首饰,也要收拾出来,将来要留给妹妹做嫁妆。
收拾完了父母的遗物,又开始收拾兄妹俩自己的衣物,还有平时常用的物件。
最后收捡起了几个大包袱。
等忙完这些,薛时星看看门外,见天已经完全黑透,各家各户都关门闭户了。这才牵起妹妹的手,锁好门,摸着黑,往村尾邓大磊家里走去。
薛家村本来只有薛家一个大姓。本朝开国之初,官府迁来了一批流民。其中就有一批姓邓的。这批人在薛家村繁衍生息,六十几年下来,已经成为薛家村第二大姓。而且近几年隐隐有和薛家分庭抗礼之意。前几年选里正,更是花落邓家。老族长一口气差点没喘过来。
族长之所以愿意给薛时星找一个收养的人家,除了偏疼自己的小儿子薛踪,想让他占点便宜以外,也是担心薛时星兄妹太过年幼,会被邓家欺负。
现在年成不好,土地太重要了。把薛时星兄妹的地转到薛家成年人名下,会好得多。
至于收养薛时星的人想从他身上捞点好处,老族长也一清二楚。你不拿出一点利益分给族人,真出了事,谁来帮你呢?就算是族长,没有利益,也号召不起族人啊。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想法。族长才组织起人,准备给薛时星找一对儿养父母。
薛时星明白老族长的想法,毕竟都是要割出一部分利益。与其到时候让邓家人占了便宜,不如肉烂在薛家的锅里。族长有他的公正,也有他的自私。
只不过还是那句话,产业现在放出去容易,将来想收回来,就难了。薛时星不敢考验人性,也不想把自己放在一个被动的位子上。
薛家的地,要在他手上。
好不容易走到邓大磊家,薛时星扣了几下门,过了好久才有人来开门。
邓大磊和老婆翠姑看到是薛时星来了,非常惊讶。
在屋内落座后,翠姑给薛时星上了一杯热蜂蜜水,就拉着薛棠去后屋说话。不打扰两个男人谈事。
邓大磊很是惊讶,不过他向来心大,一脸混不吝地说:“薛老弟来啦,节哀哈!”
薛时星微微一笑,回复到:“谢谢邓大哥。”
两个人都是爽快人,薛时星很快说明了来意。他想把薛家三十二亩地赁给邓大磊种,为期一年。
选择邓大磊,是多方面考虑的结果。第一,邓大磊是邓家人,地租给他,薛家人不敢不认租赁合同;反过来也一样,邓大磊不敢霸占薛家的地。第二,邓大磊这个人虽然有点混不吝,但是讲义气,地租给他,反而安全。第三,他为人爽快,胆子也大。不会畏惧薛家势力,敢做这笔生意。第四,邓大磊家里需要用钱,本就想多种一点地。
不过邓大磊并不了解他自己的这些特质,很疑惑薛时星为什么不把地租给薛家人,反而是想把地租给他。
薛时星当然不能跟他讲,薛家全族现在正算计着他的家产,只说:“邓大哥为人豪爽,我一向都很敬重。全村属邓大哥最英雄。”
这一通马屁拍地邓大磊心花怒放。不过他也不是傻子,知道薛时星有难处,只是不想说。既然不想说,那就不说。薛跃的那三十二亩地是薛时星的,这是板上钉钉的,薛时星敢租,他为什么不敢赁呢?而且那三十二亩地,有二十来亩都是上等地。产出比他自己的几十亩中等地要好得多。这笔买卖划算。
两人当下商量了一下租金。因薛时星是上赶着租给邓大磊,有点让邓大磊帮忙的意思。故而租金比正常租金略低一点。邓大磊看出了薛时星有所隐瞒,料想这片地租到了也未必那么好上手,也笑纳了。只是提出,租金要等明年粮食收了再给。薛时星当即答应。
等一切商议好,薛时星立刻让邓大磊将里正请过来,签订契约。
邓大磊刚想站起来回屋睡觉,楞楞地看着他,问道:“这么急?”
薛时星喝了一口蜂蜜水,正襟危坐,回复到:“是”。
邓大磊摸了摸自己的脑袋,说:“行吧。”说完就让老婆去请里正来,也没说具体什么事,只说有急事。
这也是选择邓大磊的一个原因,他是邓里正的侄儿,而且两家住的很近。谈好了,事情就能神不知鬼不觉地给办了。
果然,一会儿邓里正就过来了。在一片惊讶中得知薛时星要把家里的三十二亩地赁给邓大磊。他年纪大,还有点不放心。经不住邓大磊絮絮叨叨。又素来疼自己的这个侄儿。在邓大磊的一片催促中,邓里正帮两人签好了契约,办好了租赁手续。
等全部都解决完,薛时星又问翠姑,要鸡和猪吗?薛家的后院还养着十几只鸡和两头猪。
邓大磊当即照着薛时星的头敲了一下,笑骂道:“你干什么?你搬家到我们家来了。”
但是翠姑显然对这个事情很感兴趣。邓里正又给翠姑写了一张买鸡买猪的契约。两人约定,明天一早就去薛家赶鸡赶猪。
等一切都办妥了,薛时星才牵着妹妹往回走。路过狗蛋家里时,还跟狗蛋说了一会儿话。
等回家到时,已经是半夜了。薛时星把铺盖铺出来,让妹妹先睡。他坐在一旁,想了一会儿心事。然后躺下来,让自己休息一下。但是也不敢完全深睡。手边就放着一把匕首,是薛跃的遗物。薛跃每次上山打猎时,都要带在身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