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齐齐看向顾清林,云烁说道,“仔细说说,怎么个可行法?”
顾清林道,“我们先前已经捣毁了逆党的几处窝点,再加上宁有涛一案牵扯甚广,朝廷最近查处力度也很大,想来眼下这段时间逆党应当不会在这时候再搞什么小动作,我是想,既然京城暂时太平了,倒不如我们顺着现有的线索,往京城外的范围去追查一下。”
沈随听顾清林这样说眼前一亮,忙附和道“就是就是!”
太子见状笑问道,“你这样说,可是有了什么想法?也想顺着这仿制刀的线索查下去?”
顾清林摇了摇头,“刀具的事情已然有内卫司在查了,我倒是想从另一个方面下手。”
沈随忙问道,“哪个方面?”
顾清林摸了摸下巴,“我隐约有个想法,但是还需要验证。”说完抬起头对太子说道,“殿下,有没有详细一点的大楚舆图?”
太子虽不知道顾清林此时要舆图有何用,但还是说道,“有。”
说罢看向李清扬,李清扬忙安排人出来了舆图,不多时两名小内侍抬头一个大卷轴哼哧哼哧的走了进来。直到整个舆图被铺展开来,顾清林才发现这舆图还是挺全面的,至少上面密密麻麻的写着所有州府的名字以及主要城镇的名字。
不过大也是真的大,展开有一个半顾清林那样高,顾清林目测至少两米五以上,要看清这个还真是得一副好眼力。
顾清林盯着图看了半天,先是在上面找到了承天府的位置,然后又顺着军粮一案先是找到了西南军驻地,然后又找到了通平府,如此下来颇费了一点时间,这样的效率也太低了一些,何况还有这么多人在等着自己开口,于是顾青林干脆问道,“不知可有对舆图精通之人?”
太子没有回话,又看了一眼李清扬。李清扬问道,“你想了解哪些内容?我虽算不上精通,但是对舆图也还算有一定的了解。”
顾清林于是对李清扬问道,“关于通平府下映月山周边的交通情况,大人了解吗?”
“映月山。”李清扬先是小声重复了一遍顾清林的话,然后略一沉思,伸手拿起一旁特制的木鞭便指向了映月山的位置,又看了看周围的路线,然后又仔细回想了一番,方才道,“映月山属于通平府与承西府交界的地界,周围有两条官道,一条连接通平承西两府,是通平府去往承西府的必经之路。另一条则是与承西府反方向,通往江南方向的辉州府。”
众人随着李清扬的介绍,都在找辉州府的位置,李清扬随手指向一个位置,正是辉州府。
顾清林“哇”了一下,然后又问,“那映月山到江南方向有没有舆图上并未标注的小路大人可知晓?”
这回李清扬想都没想,直接道,“有一条小路,”说着用木鞭指向舆图,顺着在舆图上画了一条线,“经映月山绕风鸣谷再到昌西府,可抵达江南方向的宿州。”
顾清林的双眼随着李清扬的介绍慢慢瞪大,对着李清扬伸出了一个大拇指,由衷赞道,“大人您可真称得上活地图啊!”
李清扬笑了笑,又接着说道,“不过这条路,一般无人经过。主要是风鸣谷一带常年有山匪盘踞,抢劫过往人员,加之山路又有些崎岖,所以舆图上也便没有标注。”
李清扬说一句顾清林便点一次头,未了不忘了又伸出了大姆指。
要说在顾清林穿越前有人对这些城市区位和路线了若指掌,倒是没什么稀奇。必经后经四通八达上天入地的交通网络想要了解什么地方动动手指就能实现,可放在这个连舆图都不多的大楚朝,能对整个舆图了若指掌的确实不多。
云烁此时一笑,道,“你以为呢,当初工部尚书的位子陛下原本是属意于李大人,只是他一心辅佐太子并不愿出东宫而已。”
太子也笑着点了点头,“不错。”
这下顾清林是真的惊讶了,想不到李清扬竟然还有这样的故事。
这下李清扬倒是罕见的有些不好意思,忙问道,“顾大人问这些,是有什么问题吗?”
顾清林这才回神,点了点头,“不错。这些日子我在家又将先前的案子复盘了一遍,发现了一个我们以前忽略了的地方,那就是当初那批被换的军粮到底去了哪里。”
众人听闻都有片刻愣怔,但除了沈随其余人都很快想到了当初的军粮被换案。沈随左看看右看看,急的抓耳挠腮的也不敢有什么表示。
停了停顾清林才接着道,“只是先前一时局限在军粮到底去了哪里,所在一筹莫展没有什么头绪,此番倒是这些刀具的来处提醒了我。”
众人都有些不明所以,太子问道,“怎么说?”
顾清林道,“我在想如果这些刀具来源于江南,那会不会被换的粮草也去了江南?”
众人闻言皆是不语沉思,还是云烁道,“可这只是你的猜测。”
顾清林点了点头,“不错,所以才需要找舆图印证一下我的想法。”
沈随到底年轻没忍住,道,“哎呀别卖关子,你快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