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陆焕说了再见,舒岚打开了车门,一只脚原本已经迈了出去,半路却又缩了回来。
她瞥见车内显示的时间,8:35。
对于大部分踩点上班的打工人来说,这个时间还很早。
陆焕手搭在方向盘上,问她怎么又回来了?
舒岚指了指正从旁边通道走过的一男一女,“那是我的大领导和同事。”
陆焕朝她指的方向看去,一位很有派头的成熟男人走在前面,后面落了两三步跟着一个和舒岚差不多年纪的女孩。
女孩很瘦,穿着一条略显宽大的白裙子,边走边时不时扶一下眼镜。
“我刚才看见他们从同一辆车上下来的。”
“你是说他们是一对?”陆焕眯了眯眼睛,提出不同观点, “可我怎么看他们不像情侣,更像老大哥和小妹妹,或者叔叔和侄女。”
舒岚本想调侃他怎么跑到哥哥妹妹“骨科”设定上去了?仔细想想陆焕说的有道理。
上次张小盈只是告诉她,撞到了两三次洛山海载陈茹雪上下班,的确没有看到他们亲密的实锤,并不能认定他们是情侣。
短暂交流了两句,她看时间差不多了,“我先上去了,你也快去上班吧。”
“你今天能早点回来吧?”陆焕目光灼灼望过来,舒岚被他看得双膝发软,“我也会早点回家的。”
“你又想做什么?”她咽了口吐沫。
“康城的半马,报名日期已经过了,扬市的比赛,你还有希望赶得上报名。你再不利用下班时间抓紧练习,什么时候才能去跑15公里的线上记录?”陆焕扬了扬嘴角,“不然——你以为我想做什么?”
“……”她小脸通红,打开了车门,“快迟到了,不跟你说了,我会尽量早点回的。”
告别陆焕,舒岚特意去买了杯豆浆,8点50才进的公司大门。
她打开自己的电脑,查看工作邮箱,发现有两封未读邮件。
一封是通知大家关于南郊开发的投标,天栩和兄弟公司已经中标正式拿下了!
这个消息,舒岚周末已经在群内获悉。
洛山海当时@了包括她在内的几个A组的成员,提出要给大家发奖金。另外他还特别表扬了陈茹雪,说她为这项工作付出了很多。
当时舒岚正忙着搬家,就在群里发了个欢呼感谢领导的表情,没有精力消化这个消息。
现在结合两人陈、洛两人经常一起上班、下班的事看,她认为比起洛山海那位已经离职的绯闻对象,他对能力平平的陈茹雪显然更加看重和栽培。
舒岚打开了第二封邮件,居然是总部面向全国发起的一个方案征集活动。
总公司响应国家的号召,打算在西北独立启动一个超级项目,高层希望总公司和全国三家分司的同事积极提交有创意的策划案。
这轮征集,将按照方案质量最终选出1~2名优胜者。
优胜者不仅有机会直接参与这个项目,而且还将获得30%幅度的涨薪,以及酌情升职的机会。
参加就能升职加薪,舒岚很难不心动。她当即决定参加,把这封邮件标了星,打算抽时间好好研读活动内容。
周一早上,统一是部门的周例会。
这周大领导不在会上,会议由部门总监姚思月主持。
因为他们的方案刚刚中标,所以气氛不错,例会开得很轻松。
会议快结束时,姚思月问大家是否看到总公司发的活动通知?众人都说看到了。
姚思月坐在长方形会议桌的中间位置,扫视在场众人,“洛总的意思是我们青州分公司,必须好好抓住这个机会。他提议我们按照A组、B组,分别提交两版方案给总公司。A组就以茹雪为主要牵头人。B组之前的策划经理离职了,会由我亲自牵头。”
舒岚听到这个分配安排,感觉全身的血液仿佛凝固了。
邮件里明明说的是“个人战”,怎么到了他们这里变成了“团队战”了?
而且陈茹雪牵头,那就是献祭他们全A组的策划助理和商务人员的智慧,拱陈茹雪一人上位!洛山海的如意算盘,打得可真响啊。
“这是额外的工作量,大家可以自愿加班完成,手上事情多的人,也可以找我说一声,不参加这个活动。不过我本人还是倡导大家参加的!”姚思月声调拔高,神采飞扬地宣布,“洛总可是承诺了,如果这次咱们赢了,他会申请五万的奖金,分给所有参与的同事!”
众人一起鼓掌,纷纷感谢洛山海和姚思月给大家提供成长学习的机会!
不过各人内心到底是如何想的,就不得而知了。
……
会后,舒岚意兴阑珊地抱着电脑回到工位。
张小盈拍了她肩膀一下,小声问她要不要出去走走?舒岚点了点头。
两人订了两杯9.9的咖啡,然后结伴下楼。
电梯里——
“刚才说的那个活动,你要参加吗?”张小盈摊了摊手,满脸say no的表情,“我不想参加了唉。四家公司,多少能人异士抢胜出名额。还要额外加班,忙活一通都不一定有结果。”
电梯里只有她们两个,舒岚说话没有顾忌,“小盈,你上次说的事,我今早也看见了。”
“你是说洛和陈两个?”
舒岚微微颔首,与她走出电梯,“这次总部的活动。以善意来揣测,洛想集结众人的智慧争取胜出,这的确是为分公司争取荣誉和机会的做法。”
“那恶意的揣测呢?”张小盈眉心轻蹙,似乎明白舒岚接下来要表达的意思。
舒岚:“恶意就是,按照我们看到的,不管洛和陈到底是什么关系,肯定是上下级以上的关系。洛现在这么做,是让我们大家一起出力帮他的亲信陈茹雪上位。至于五万的奖金,现在还没说是怎么个分配比例,就算是均分,一个组七八个人参与,分到每人头上也就几千块。这点物质好处和陈茹雪可能获得的升职加薪来比,实在不算什么。”
现在年轻人挤破了头,都争取不到一个上位的机会,社会上才开始流行“躺平”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