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后,巫州原刺史谢诚及其家眷举家启程,前往京城上任。
出发的那日,巫州百姓自发相送,一直送到城外数里,才在谢诚的一再劝说下停下了脚步。
谢玉筝看着谢诚劝返百姓后偷偷抹泪的样子,心中十分感慨。当年的年轻儒将在南疆做了十年父母官,且在朝廷和百姓心目中都做得十分成功,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镇武司大祭酒这个位置,朝中不少人琢磨了很多年,如今落到谢诚的头上,说明永昌帝对他也十分认可。
如此看来,永昌帝多少还念着定安侯贺青桓一派曾经的功绩,这倒比谢玉筝想象的要好些。
巫州距离京城千里之遥,原本舟车劳顿起码十天半个月才能到。此次太子也同行回京,谢家得以一同乘坐皇家专属的灵马偃车前往京城。
距离巫州最近的偃车驿站需要半日才能到,等到了地方,谢玉筝扶着程蓉下车,抬头看向那高大的如同现世火车一样的通行灵器,心中默默叹了口气。
这灵马偃车本是她前世从系统那里换来的灵器图纸,她交给永昌帝后,永昌帝龙颜大悦,很快便责成工部和玉京书院联合主持建造。玉京书院本就是大虞官方办设的,书院中的阵修和器修都是大虞的栋梁,当年灵马偃车的兴建阵势很大,书院中的学子都很兴奋,很多人认为它的出现会改变大虞的商路与军道,可是十年过去了,灵马偃车竟然还只是皇家专属的通行灵器而已?!
简直暴殄天物……
谢玉筝前世没有亲眼见到它建成完工,此时站在灵马偃车专属的运行通道中,跟着众人一起踏入车厢之内,竟然有些不真实的感觉。
她想仔细回忆一下当初是怎么得到这份灵器图纸的,但是任凭她耗尽心力,却始终无法想起那些细节,与系统相关的记忆如今变得十分模糊,只能记得大概的事件,就像这份灵马偃车的图纸一样,她只能回忆起是从系统那里得到的,却回忆不起是具体如何得到的。
车厢有好几节,大概是因为添加了空间灵器,车厢内部空间比外面看上去要大很多,也舒适很多。谢家上下数十口人占据一个车厢都不觉得拥挤,所有人都是第一次乘坐这种偃车,好奇之下忍不住东看西看,彼此私语交流。
萧煜驰和他幽影司的手下也一路同行,却不知在哪个车厢。谢玉筝坐在位置上,看着谢玉衡兴奋得上蹿下跳跑来跑去,忍不住惋惜公羊悯已经先行回京没能同行,不然这一趟灵马偃车将会更加热闹。
偃车一路疾行,大约三日就能到京城。初时半日大家都很新鲜,但是疲倦之感也来得很快,不到傍晚,车厢中大多数人便打起了瞌睡。
谢玉筝并不困,她甚至觉得有些气闷,于是起身独自走出车厢,站在无人的露台上准备透透气。
夕阳如血,天青云淡,因为有结界防护,疾行的风并没有吹得谢玉筝睁不开眼,让她得以欣赏这难得的景色。
旁边的车厢门帘一晃,一个身影也走了出来。
“太子殿下。”谢玉筝轻轻一福。
萧启琰微笑虚扶:“并非正式场合,玉筝娘子不必多礼。”
他此时穿着一身淡青色的对襟长衫,没有着冠,长发只是用一根白玉簪整齐挽起,整个人显得清爽而又随意。
谢玉筝默默垂眸,正准备告辞,却听萧启琰道:“玉筝娘子若是无事,可否陪孤赏一赏这兔起乌沉的美好风景?”
谢玉筝微微挑眉,转回头时却已不显,她抬眼看向萧启琰,微笑道:“殿下雅兴。”
“多谢。”萧启琰一如既往地儒雅,他扶着偃车围栏,看着飞驰的景色和血色残阳,状似无意的叹道,“已经很久没人这样陪孤欣赏夕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