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才之前就拿了薛蟠的名帖去了京兆那里送了礼物,昨天京兆就派来了一队衙差在附近巡逻。
这些衙差昨天下差的时候,还被张才请去酒楼喝了酒,还一人给了些辛苦费。
所以今天来这里巡逻已经成了美差,不是有些本事门路的衙差还抢不到这差事。
有这些衙差在一旁虎视眈眈,就是真有人想要借机闹事,最后也安分下来。
薛蟠满意的到处溜到看看,他爱听戏,还特意站在戏楼那边听一会戏。
这些百姓领鸡蛋的领鸡蛋,喝粥的喝粥,还有那种重病的,家里人用门板抬来去参加义诊。
拎着手上的鸡蛋,喝了一肚子暖呼呼的粥,这些老百姓一个个嘴上不停的说着吉祥话。
“祝薛大善人和武贞侯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对,百年好合。”
“到时候薛大善人和武贞侯多生几个,生几个小善人,小侯爷来。”
薛姨妈带着宝钗,也在四下走着。
她听到这些祝福的话,不由得笑开了花。
钱薛家有的是,做善事她也经常做。
这些百姓知道感恩,说的话都说到她的心坎里了,这钱没白花。
薛姨妈高兴的跟宝钗说,回头拿她的私库再加两天活动。
宝钗笑着点头,也顺着她说了几句。
就在这个时候,意外发生了。
有一家人抬着门板来参加义诊,门板上躺着一个双目进步的老太太,抬门板的是两个年轻的男女,看起来像是夫妻。
他们两个抬着门板,一路喊着借道,一路往义诊的棚子那边走去。
这男的走在前面抬门板,女的跟在后面。
这男女体力相差太大,再加上男的步子走的比较大,后面那女的就有些吃力了,抬着门板的手有些哆嗦。
偏偏这个时候,一旁一个看热闹的人忽然不知道怎么口吐白沫,身体不停的抖动,然后身子一歪正好砸到那女的身上。
那女的本来就有些力有不逮了,被这冷不丁一撞,手一歪门板就斜着扫了出去,正好冲着不远处背对着他们而站的薛姨妈母女去了。
“快闪开!”有人赶忙喊了起来。
这门板要是撞到身上,至少也要乌青一片的。
只是薛姨妈母女是背对着他们站的,根本没注意到。
一旁跟着她们来的丫鬟婆子看到了,可是她们一个个身娇体软,除了尖叫倒也不知道做什么了。
这时候宝钗已经注意到后面声音不对,她回头看到马上就要撞过来的门板。
她已经来不及做别的,只能先一把抱住薛姨妈,然后转身用自己的后背挡一下。
宝钗闭着眼睛等着门板撞到自己身上的痛楚,不想却一点反应都没有。
她听到耳边传来人们的一阵惊呼,赶忙睁开眼睛看了过去。
等她看清眼前的一切,不由得瞪大了眼睛。
只见一个红衣女子,一手抓住了门板,刚好站在她身前。
“你没事吧?”那红衣女子见宝钗看向自己,连忙问道。
宝钗脸一红,慌忙摇头,又冲那女子福了一福,以示自己的感谢。
“我的儿,你可是吓死母亲了。”薛姨妈这时候也扑过来,仔细检查宝钗有没有受伤。
在确定宝钗没有事情之后,她也过来连声感谢这红衣女子。
“没什么,这是我应该做的。”那红衣女子仔细打量了薛姨妈母女之后,很郑重的跟她们行了一礼,“下次见面我再好好跟二位见礼。”
她说完这句莫名其妙的话之后就飘然而去,在她之后又有几个女子跟着一起走了。
薛姨妈母女两个目送她离开,总觉得她最后那句话似乎有些含义。
“母亲妹妹,你们有没有事?”薛蟠刚才在另一处,听到有人报信才慌里慌张的赶了过来。
他过来把薛姨妈和宝钗两个仔仔细细看了一遍,确定两人都没有受伤,这才放下心来。
“多亏了那位姑娘出手相助。”薛姨妈说,她又有些心有余悸的说,“还是我儿平日里善事做的多,这是积攒下来的福报。”
当即薛姨妈就宣布要把这次的活动多做上七天。
在场的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一个个又大声的说起了好话,感叹薛家是个积善之家,祝福薛蟠和林彩玉的婚事顺利之类的。
人群中的司徒晨有些好笑:“这婚事倒是要成了,没想到这八竿子打不到的两个人可能会成就一桩美满姻缘。”
他刚才可是看的清楚,救了薛姨妈母女的正是林彩玉。
从林彩玉的言行来看,她对这婚事还是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