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三国之穿越后建立蜀维埃 > 第19章 季汉zun义

第19章 季汉zun义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豪强之势,虽有其弊,然亦有其利。其扎根地方,熟知民情,可助朝廷安民;其富甲一方,可输粮纳税,充实国库;其拥私兵,可助御外患。若全然不打击,借其力以稳社稷,或可收事半功倍之效。愿主公权衡利弊,慎思之。”

“豪强之势,虽有其利,然其弊更甚。其兼并土地,民失其业;其逃税漏税,国库空虚;其拥兵自重,威胁中央。若不打击,则民怨沸腾,国本动摇,终成大患。愿主公明察,早除其害,以安社稷。”为自己的阶级说话本无错,但为千秋计,卫舒据理力争。

“军师莫非是要与天下士族为敌?此举恐非明智之选!”奸臣已经自己跳出来了!卫舒看去,竟是武将糜芳,也对,糜家投资刘备,本身就带有类似于封妻荫子、子弟入仕的目的,没什么好处的生意,傻子才做吧。

“为国为民,虽千万人,吾往矣!若因畏惧豪强势大而退缩,则何以立足?天下何以太平?”卫舒说道,厅堂之上,立地划出一道楚河汉界,一边是世家大族,一边是跟随刘备从乱世中爬出来的草根英雄。刘备听得认真,眉头微皱,还是没发表什么意见。

“这话说的轻巧,卫军师难道没有一点私心?难不成平定天下之后,真能解甲归田?”糜芳反唇相讥。

“...”卫舒一下子呕住了,虽说不能因为他还没做到的事情而指责他,但他确实,令人讨厌,“将军这话说的好生奇怪,归隐山林又如何,我卫舒两手能种田能养鸡能喂猪,何愁活的不逍遥快活,倒是将军从小养尊处优,害怕卸甲归田无仆从侍奉左右吧。”

“你!”

“多有得罪,将军海涵。”诸葛亮向卫舒使了个眼色,卫舒拱手行礼。嘴仗打来打去没什么意义,张飞等武将有的都快打瞌睡了,卫舒又把战线拉回来,重点在于,她要做的事情,对刘备有什么好处,这才是说服主公的关键。

卫舒面向刘备:“主公,依我之见,若纵豪强大族坐大,其害有十。

其一,豪强割据,中央权弱。彼等据地自雄,政令难行。其二,赋税流失,国库空虚。豪强恃势逃税,资源独揽,国力日削。其三,贫富悬殊,民变四起。兼并土地,民失其业,如西汉之末,绿林、赤眉,揭竿而起。其四,民心尽失,天命难保。其五,农事荒废,经济凋敝。豪强占田,民无生计,国本动摇。其六,私兵横行,军力削弱。国无兵源,何以御敌?其七,改革难行,社会僵化。豪强既得利益,阻挠新政,世袭垄断,人才难进。其八,□□艰难,治理困顿。地方官吏或与豪强勾结,国将不治。其九,内忧外患,国势危殆。其十,前车之鉴,不可不戒。光武削弱国防,私兵横行,以致百年后有董卓之乱,皆因坐大而专横。豪强势盛,乃国之大患,若不早图,恐蹈覆辙。

若除豪强之患其利亦有十,试为主公陈之。

其一,打压豪强,可固中央,收地方之权,使政令通达。其二,迫其纳税,收其田产,充实国库,以资国用。其三,还田于民,减其负担,安抚民心,防患未然。其四,显主公之仁,固天命之基。其五,复农耕,促商贾,使国富民强。其六,收其兵,练其卒,以御外侮。其七,扫其障,推新政,使国运昌隆。其八,开科举,选贤能,使官僚体制焕然。其九,聚国力,强边防,使敌不敢犯。其十,避前车之覆,保社稷之安。”

“嗯。”刘备微笑着点了点头,诸葛亮亦颔首。

诸葛亮紧随其后:“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豪强之患,如蔓草之滋,若不早除,必成大祸。然除之不可骤,骤则生变;亦不可缓,缓则养痈。唯有示主公仁政,使民知朝廷之德,渐削其势,终至瓦解。立严法禁其兼并,罚其逃税,使其不敢肆意妄为;以赎买之法,收豪强之田,分予贫民,使其失其根基;限其家丁之数,收其兵器之权,使其不能反;擢贤才,开科举,选寒门,使其子弟不得垄断仕途。

如此,则豪强之势可渐削,国本可固,民心可安,社稷可久。”

刘备缓缓起身,来回踱了几步,看了看麾下众臣,路过卫舒的时候,卫舒看不出他有什么态度,少顷他回到自己的案前:“众卿说的皆有一番道理,然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备出身寒微,未尝一日不思百姓之苦,况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古今成大事者,莫不以民为贵,以民为本,以民为重。吾意已决,在我治下,当使豪强还田于民,使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此乃吾之志也!望汝竭尽全力,助吾成此大业!”说罢砍断桌案,以示决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