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音听出她语气不善,面上得体笑容却不变:“姑娘,你是?”
“他娘子。”陶夭的语中带了些火药味,手也一下箍住沈卓手臂。
嘉音微微一愣,随即轻笑了一声,眼底浮现出一抹意味不明的神色。
“哦?看来,陶姑娘与嘉音的眼光倒是挺相似呢……”
她这话表面温和,却刻意唤陶夭姑娘。
挑衅意味甚浓。
陶夭哪能听不懂这弦外之音,嘴角微微扬起,笑容不达眼底。
“是啊,眼光一样,也得分个先来后到吧?”
嘉音轻轻叹了一口气。
“陶姑娘说得是,这如意布坊的新衣,衬得陶姑娘明媚动人,嘉音自愧不如。”
……这是在说她要靠衣服咯?
陶夭争锋相对:“是啊,本姑娘当然不及大观楼里的娘子,不穿衣服也很动人,照样能吸引大把男人。”
这话显然是有些过分了。
连沈卓也觉出几分不对劲,连忙出声劝阻。
“好了,小陶,嘉音姑娘不过是来帮忙的。”
陶夭哼一声:“哦,那真是辛苦她了。”
嘉音微微一笑:“陶姑娘说笑了,能帮沈公子,是嘉音的荣幸。”
陶夭转头瞪沈卓一眼,语气酸溜溜的。
“啧,你面子真是大啊,这么多头牌来帮你破案。”
说完,她干脆背过身去,双手抱臂。
一副懒得搭理的模样,却又不肯离开半步。
沈卓看了看嘉音,又转头看向陶夭,叹了口气,无奈地揉了揉眉心,决定暂且不理会两人之间的暗流汹涌,专注于案情。
“嘉音姑娘,昨夜你们在花船上时,可有发现这位王姓书生有任何异状?”
嘉音听闻,微微蹙眉,转头看向身旁的一众姐妹们。
几个打扮娇俏的女子纷纷摇头,面面相觑:“不知道。”
“沈公子。”
嘉音补充道:“我们只是奉命来唱歌助兴,昨夜灯影摇曳,大家都与往日那样热闹,那位王公子喝着酒,想是也很尽兴,没注意到什么特别的地方。”
“真的什么都没发现吗?”
沈卓的目光扫过众人。
“确实不知道。”无辜的女声很齐整。
“那能否劳烦你们复述一遍昨夜情景?”
七嘴八舌的讲述后,莺莺燕燕们纷纷告辞,步子略有些快。
急着逃离这凶杀之地。
嘉音在离开前,却没忘对沈卓盈盈一礼。
“沈公子,若还有什么需要,嘉音定会尽力。”
“嗯,多谢嘉音姑娘。”
沈卓点点头,目送人离开。
陶夭看着嘉音柔声细语与沈卓告别,瘪瘪嘴。
更不爽了。
待人走远,她倚着桌子:“看够了么?”
“小陶,只是例行公事的审问。”
“哼。”
陶夭翻了个白眼,酸溜溜的:“说了那么一堆,有用的线索没见着一点,其他的倒是挺多……”
说着,她歪了歪头,状似无意地瞅向沈卓,目光灼灼。
“那你说……我俩谁好看?”
沈卓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她会突然抛出这么个问题。
他的目光在陶夭脸上停留了一瞬,又很快移开,语气带了点无奈:“这……”
陶夭一看他的表情,立刻不依了,双手抱胸,一脸不满。
“别‘这’‘那’啊,快说!莫不是……”
她眯眼:“你觉得我输了?”
沈卓咳嗽了一声,略显为难。
“小陶,我是仵作,评价外貌这种事……我……”
陶夭挑眉。
“你不是挺会看尸体的吗?看人怎么了?还是说——你真的觉得她更好看?!啊?”
她开始张牙舞爪。
沈卓顿时有些招架不住,连忙解释。
“不是,我只是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
“哦?”陶夭眯起眼,步步紧逼。
“那我呢?我的‘特点’是什么?”
沈卓微微垂眸,似乎认真思索了一下:“你的特点是……”
他抿了抿唇,目光带笑:“……很有活力。”
陶夭气鼓鼓瞪人:“就这?什么嘛……敷衍!”
“实话。”
“……”说她一声美是会死哦!
陶夭不说话了,视线开始游移。
她随手捡起床上的面具,放在手上打量了一番。
面具整体呈暗红色,表面泛着淡淡的油光。
陶夭歪了歪头,手指轻轻敲了敲面具的下半部分:“可这嘴巴这儿,好像还缺了点什么似的……”
她又将面具翻了个个儿。
面具背面,嘴巴那个空缺处,还有些零星的摩擦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