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一支全新的军队,从招募到训练,再到形成战斗力,”魏德迈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沉闷的声响,“这需要更多的时间。远比我们预想的要多得多。”
“也许吧。”林安回答。她的视线越过魏德迈的肩头,落在将军身后那幅巨大的中国战区地图上,目光精准地停留在长江中游那个被反复标注的、名为“石牌”的战略要点上,“但是,将军……我们总归还有时间,不是吗?”
她再次将目光转回魏德迈,“如果我们不是没有时间,就是还有时间。”
这句如同绕口令一般、充满了东方哲学思辨意味的话,在寂静的办公室内回荡。
魏德迈静静地凝视着眼前这位年轻的中国女性,她瘦削的肩膀上,似乎承载着与她年龄不相称的重担与洞察。许久,他那张素来严肃的脸上,线条似乎柔和了一些。
他轻轻地,几不可察地,笑了一下。是的,他听懂了。
他注意到林安目光的落点,下意识地顺着她的视线回头,正对上地图上“石牌”那个小小的标记。他转回头,脸上那份素有的严肃线条似乎柔和了些许,一种近乎顽童般的、努力克制的笑意在他嘴角一闪而过。他清了清嗓子,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无波:
“林。也许你还没有收到最新的战况通报……石牌前线的日军,已经开始全面撤退了。”
“撤退了!?”
林安几乎是从椅子上弹了起来,瞪大了眼睛,声音因突如其来的震惊而拔高,手中的钢笔“啪嗒”一声掉在了柚木地板上。
“是的,撤退了。”魏德迈肯定地点头,眼中的笑意再也抑制不住,扩散开来,“而且,从我们空军开始全力反击,到他们狼狈不堪地后撤,只用了不到两天时间。”
“两天……”林安喃喃重复着,她有些傻傻地笑了起来,变成了一个复读机。
“空军的力量,远比我最初设想的……要强大得多,也有效得多!”魏德迈也忍不住笑了起来,他站起身,走到窗边,带着几分快意和释然说道:“克莱尔(陈纳德)那个老家伙,这下他的尾巴可真要翘到天上去了!我仿佛已经能听到他在华盛顿向马歇尔将军吹嘘的调门了。”
笑声过后,魏德迈转过身,目光重新落在那份摊开在桌上的“青年军”计划书上,神色也恢复了几分凝重:“石牌的胜利,固然值得庆贺,但也更进一步证明了陈纳德的观点——在当前阶段,空中力量是我们扭转战局最有效的杠杆。”
他拿起那份厚厚的计划书,在手中掂了掂:“这也意味着,林,无论是你提议的编练全新的‘青年军’,还是我们原先设想的对现有国内部队进行大规模整编,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驼峰航线宝贵的运力,都将不得不更大幅度地向空军倾斜,至少,在陈纳德完成他那个雄心勃勃的作战计划之前,情况都会是这样。”
他踱了半圈,停在林安面前:“我马上就要动身,回国向参谋长联席会议述职。这次,我希望你作为我的特别助理,与我同行。”
他锐利的蓝眼睛紧紧盯着林安,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我希望你能在旅途中,好好向我解释一下,为什么我最初要求的一份针对中国军队现有问题的‘反腐与整军计划’,到了你这里,会变成一份如此……嗯,富有想象力的‘新军组建与训练总计划’。”
林安被这突如其来的邀请和近乎拷问的“要求”弄得有些措手不及。她下意识地避开了魏德迈那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目光,脸颊微微发烫,不好意思地笑着低下头。但仅仅数秒之后,她便重新抬起头,眼神恢复了清澈与坚定:“因为,将军,这是我经过反复权衡与推演后,认为目前唯一真正可行、且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路径。”她伸手指了指桌上那厚厚的一沓子文件,“我的计划书中,有非常充分的论证。”
魏德迈不置可否地耸了耸肩,似乎对她的回答并不意外:“你的论证,我会看。但在我们讨论这些‘宏伟蓝图’之前,你的任务要放在即将到来的会议上。”
他从另一堆文件中抽出一份标记着“绝密”字样的厚重文件夹,递给林安:“这些是即将召开的一次美英高级军事同盟会议的背景材料和议题纲要,有不少涉及中国战区和远东未来的战略构想。我需要你在最短时间内熟悉它们,并为我准备一份相关的简报。”
他顿了顿:“林,这次会议,你是作为我的随员和顾问身份出席,提供专业意见,而非代表中国官方。这一点,你必须非常清楚,明白吗?”
“我……”林安接过文件夹,心中充满了困惑和一丝隐隐的不安。美英同盟会议?她的身份?这似乎远远超出了她原先的工作范畴。
魏德迈没有给她过多解释和揣测的时间,他抬起手腕看了看表,用一种不容置喙的语气迅速说道:“具体细节,我的副官会和你对接。I just need to pick your brain on certain matters before and during the conference. OK, now move. We don't have much time.”
(我只是需要在会前和会中,就某些特定事务听取你的高见。好了,现在去准备吧,我们时间不多。)
是的,一次关于远东的讨论,没有中国的位置。
而魏德迈作为新任的中国事务专家,林安毫无疑问已经进入了他的幕僚体系。通过她的聪明和勤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