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古画奇案系列2之江南卷 > 第32章 4.竹林七贤图案(8)

第32章 4.竹林七贤图案(8)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面圣当日,众人早早起身,精心整理好衣冠,怀着崇敬与忐忑的心情踏入皇宫。皇宫内,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尊贵。他们沿着长长的宫道前行,脚步声在寂静的宫道上回响,仿佛也在叩问着他们的内心。

终于,他们来到了永泰帝面前。众人齐齐跪地,山呼万岁。永泰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平和却又透着威严,他打量着眼前的众人,缓缓说道:“平身吧。听闻你们发现了竹林七贤留下的治国秘宝,还历经艰险,破解了其中的秘密,不妨详细说来。”

赵凌霄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陛下,此次机缘巧合,我们探寻到竹林七贤的秘密,这古画与古籍中,实则隐藏着一份治国安邦的详细计划。从政治制度的架构,到经济发展的策略,再到军事防御的布局,乃至文化教育的传承,都有着详尽且精妙的规划。”

永泰帝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赵凌霄接着将他们如何发现线索,如何在困境中思索,又如何通过相互印证最终破解秘密的过程,一一讲述。永泰帝听着,时而微微皱眉,时而露出赞许的神色。

待赵凌霄说完,永泰帝看向苏墨言,问道:“听闻你在破解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这治国计划中的文化教育部分,你有何见解?”

苏墨言从容上前,躬身行礼后说道:“陛下,竹林七贤所规划的文化教育,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注重学识的传授,更强调品德的修养。如此,方能为国家培育出栋梁之材,使国家文化繁荣,根基稳固。这与陛下您重视人才培养,倡导以德治国的理念,不谋而合。”

永泰帝听后,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又看向陈霄:“那军事防御部分,你又有何看法?”

陈霄镇定自若地回答道:“陛下,竹林七贤的军事布局,因地制宜,注重协同作战与战略储备。如今国家虽处太平,但居安思危,此布局可为国家军事防御提供宝贵的借鉴,加强边防,守护国土安宁。”

永泰帝又接连考校了其他人,众人皆对答如流,将自己对治国计划各部分的理解与见解,清晰而深刻地阐述出来。永泰帝听后,不禁龙颜大悦,赞叹道:“你们年纪轻轻,却有如此智慧与见识,实乃国家之幸。这七位贤士,虽年纪尚轻,却有雏凤清于老凤声之品性,未来可期啊!”

七位贤士听了永泰帝的夸赞,心中满是感激与自豪。柳逸尘上前说道:“陛下谬赞,此次经历让我们真正明白了何为圣贤,对国家和社会该有什么样的贡献。我们定会不负陛下期望,今后更加努力地学习和研究,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永泰帝欣慰地点点头,说道:“好,有你们这样的人才,是我朝之幸。希望你们能以竹林七贤为榜样,为国家的发展尽心尽力。”

永泰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温和地扫过赵凌霄等人,神色中满是嘉许之意。他轻轻抬手,示意众人靠近,缓缓开口道:“赵凌霄、苏墨言等一众贤才,此次你们历经艰险,探寻出竹林七贤留下的治国秘宝,实乃大功一件。朕对你们的英勇行为和过人智慧,深感钦佩。”

赵凌霄等人赶忙跪地谢恩,齐声说道:“陛下谬赞,此乃我等职责所在,不敢居功。”

永泰帝微微一笑,接着说道:“莫要过谦。你们的功绩,朕心中有数。为嘉奖你们的辛劳与智慧,朕特赐赵凌霄黄金百两,良田千亩,望你日后继续为朝廷效力,不负朕之所托。”

赵凌霄叩首谢恩道:“陛下厚爱,臣定当肝脑涂地,以报皇恩。”

永泰帝又将目光投向苏墨言,说道:“苏墨言,听闻你在破解古画秘密之时,出谋划策,贡献颇大。朕赐你上等文房四宝一套,绫罗绸缎十匹,望你在学问之道上,继续精进,为朝廷培养更多栋梁之才。”

苏墨言感激涕零,说道:“陛下隆恩,臣必铭记于心,勤勉奋进,不敢懈怠。”

随后,永泰帝看向陈霄、青儿、李虎、沈玉茗等人,依次说道:“陈霄,你在探寻过程中,英勇无畏,为保护众人与秘密,立下汗马功劳,朕赐你宝剑一柄,此剑削铁如泥,望你日后能用它保家卫国;青儿,你心思细腻,在诸多关键时刻,提供关键线索,朕赐你珠宝首饰一箱,愿你芳华永驻;李虎,你力大无穷,在战斗中冲锋陷阵,勇猛无比,朕赐你盔甲一副,望你继续守护朝廷;沈玉茗,你聪慧过人,为破解谜团贡献智慧,朕赐你精美锦袍一件,以彰你之功绩。”

陈霄等人纷纷跪地谢恩,表达对永泰帝赏赐的感激之情。

永泰帝转而看向七位贤士,说道:“你们七位,虽年纪尚轻,但才华横溢,勇气可嘉。此次经历,想必让你们对家国责任有了更深的领悟。朕希望你们能继续潜心学习,增长才干,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朕赐你们每人进京太学深造的机会,望你们在太学中,与天下英才切磋学问,日后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

七位贤士激动不已,柳逸尘代表众人说道:“陛下圣恩浩荡,我等定不负陛下期望,刻苦钻研,以所学回报国家。”

永泰帝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好,有你们这样的人才,是我朝之幸。希望你们能以竹林七贤为榜样,胸怀天下,心系苍生,为国家的发展尽心尽力。”

赵凌霄等人再次跪地谢恩,心中满是对永泰帝的感恩与忠诚。

得到永泰帝丰厚的赏赐后,赵凌霄等人心中满是感恩与激动。赵凌霄看着手中的赏赐,感慨万千,对众人说道:“陛下如此厚爱,实让我等受宠若惊。这不仅是对我们的嘉奖,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苏墨言微微点头,目光坚定:“不错,我们定当不负陛下期望,为国家鞠躬尽瘁。”

七位贤士亦是满心振奋,柳逸尘说道:“能得陛下认可,又获太学深造机会,我等定要珍惜,努力提升自己,不辜负陛下厚望。” 其他贤士纷纷附和,他们深知,未来的路充满挑战,但他们已做好准备,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全力以赴。

数日后,永泰帝在御书房召见王丞相。永泰帝端坐在书桌前,手中轻轻摩挲着一份奏章,神色凝重。王丞相恭敬地站在一旁,等候永泰帝开口。

永泰帝缓缓说道:“此次赵凌霄等人在江南探寻竹林七贤秘密一事,办得极为出色。他们不仅展现出非凡的智慧与勇气,还让竹林七贤的治国计划重见天日,对我朝发展意义重大。”

王丞相点头称是:“陛下所言极是。赵凌霄等人在江南的几次案件中,面对重重困难,毫不退缩,抽丝剥茧,解开谜团,其能力与担当令人钦佩。而七位贤士经此一事,也成长许多,日后必能为朝廷所用。”

永泰帝微微颔首,接着说道:“江南文风鼎盛,文人众多。此次七位贤士的表现,让江南文坛对朝廷更加认同。你可有何想法,进一步巩固朝廷与江南文坛的关系?”

王丞相思索片刻,说道:“陛下,臣以为可在江南举办一场大型的文化盛会,以竹林七贤的文化为主题,邀请江南乃至全国的文人墨客参加。如此既能促进文化交流,又能彰显朝廷对文化的重视,加强朝廷与江南文坛的联系。”

永泰帝听后,露出赞许的神色:“此计甚好。你去安排此事,务必办得隆重且周全。”

王丞相躬身领命:“臣遵旨。”

永泰帝又拿起另一份奏章,递给王丞相:“近日,朕收到奏报,江南出现了一些关于一幅丝绸画作《江南锦绣图》的奇异传闻。据说此画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甚至可能与某些势力相关。你留意一下此事,若有必要,可让赵凌霄等人前往调查。”

王丞相接过奏章,看了一眼,神色严肃:“陛下放心,臣定会关注此事。若情况属实,赵凌霄等人确实是调查此案的不二人选,他们在江南已有一定根基,且能力出众,定能查明真相。”

永泰帝微微点头,目光望向远方,仿佛已经预见了未来的风云变幻:“希望他们能再次为朝廷排忧解难,维护国家的稳定与繁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