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浪潮平 > 第59章 集训

第59章 集训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周日,下午,林瑜在体艺馆的画室里给美术特长生上课。

林瑜在各个学生之间踱步,一张张画挨个看过去,看到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就停下来指点一二。

这些学生都很认真,林瑜耳边此起彼伏的是连绵不断的沙沙声。

一中对特长生也有指标,学校把那几个成绩优秀的学生抓得很紧,就和当年林瑜还在读书时一样,陈君洋很看重她的文化成绩。

画室的空间不大,笔尖摩擦画纸的声音又太过细腻,在这里待久了,林瑜的困意渐渐爬上心头。

林瑜捏了捏鼻梁,鼻梁在和金属框眼镜分离的一瞬间传来一个压久了的、隐隐的阵痛。

到时候去配一副隐形眼镜吧……

林瑜暗暗心想。

画室里有一种独特的味道,这气味来自几十张木质画架、堆在角落缺少打理的画纸、在画纸上渐渐排开的石墨笔芯……

这气味在下过雨的潮湿天气格外明显。

嗅觉裹挟了一个人最原始的记忆,这样的气息环绕着林瑜,一点点把她带回她高中时的记忆。

那时,在其他任课老师都对她做出“乖巧刻苦”的评价时,只有陈君洋的念叨会紧跟在林瑜的耳边。

林瑜对待学习的态度就像大多数高中生一样,她觉得文化课压力大时,就跟着其他美术特长生的节奏往画室里跑。

这个时候,是陈君洋把她揪回教室背书。

陈君洋好几次在课堂上公然说林瑜不够努力,说她心思不在学习上。

当时林瑜还没把自己剖开到能在镜子里看到自己叛逆的地步,但听到这样的、全然异于父母同学的的评价,林瑜只本能地觉得痛快——但这样的评价也只仅仅撕开了林瑜表象的一个小角,还只是出于一个只有她自己才能看到的角度。

走艺术特长很辛苦,至少在一中,他们很辛苦。

同样的,做指导的美术老师也很辛苦。

林瑜家住的还是不够近,大多时候,她最多待到晚上十点半就可以离开了。

画室有两个,一个大的,一个小的,林瑜在的就是小画室,只带些基础课和修正课。

隔壁班是何龙琛在教,和他一起的是一位资历比她深一些的男教师,叫郭家恒。

何龙琛的教学水平很高。

林瑜高一的时候,是由何龙琛考核她的水平。

何龙琛看着林瑜交上来的考卷,不停地夸她是“好苗子”。

他给予她不用来画室走常规培训的特权,允许她把更多的时间放在文化课上,但她要抽出自己的空闲时间,每个星期交几份作业给他看。

李丽红很愿意在画画这件事上为林瑜花钱,几百块钱一个小时的课她上的并不少,上千的她也去过。

如果何龙琛不在一中教学,他就是那种课时价格高昂又很难请到的老师——第一次上完他的课,林瑜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十分钟过去,二十分钟过去,画室里的每个人都还埋着头,只顾得上自己笔下的画。林瑜在一个个画架之间穿梭着,注意力慢慢汇集到一个女生身上。

她的情况林瑜有点印象:在上高中之前,没有上过额外的兴趣班,她的基本功很薄弱。

林瑜看着她擦了改,改了又擦掉重新画,她笔下那片经历了反复犹豫的区域也慢慢变得黢黑,有些交叠的笔迹已经擦不掉了。

“笔给我,我画给你看着。”

林瑜走过去,接过她手上的铅笔,拿了一张新的画纸给她示范那一片区域应该如何画。

学生垂眸,听的很认真,林瑜最初也尝试着努力地去讲,但讲了一会儿,林瑜又默默放弃,调整了握笔的手势,好让她能把自己如何动笔看得更清楚。

这个学生的悟性很高,她很快就拿回了画笔,继续完成她的作业。

林瑜的天赋不在于教授知识,一次只给一两个学生上课还好,但要是换作一二十个,甚至更多,林瑜就吃不消了。

但如果把这样的学生给到何龙琛,他只需要三两笔和寥寥几句就能解决学生的疑惑。

林瑜深知她受学生喜欢的原因——她有一个好大学的名头挂着,她又是他们的同校学姐,某些层面上他们更容易生出天然的亲昵。

何龙琛、郭家恒、林瑜三个人里,不管是论资排辈,还是就教学能力而言,林瑜都排垫底。

有几次学校老师集体团建,何龙琛喝的有些微醉时,他就会把林瑜拉出来,把她挂的高高的,说当年她还是个学生的时候,天赋有多好,学习能力有多强,不止一次地向其他老师表达他对自己曾经教过的学生的自豪。

林瑜这时候就以茶代酒,一边在嘴里说着表达谦虚、再接再厉一类的奉承套话,一边注意着职位,挨个举杯敬过去。

大家对待林瑜都很友好,林瑜从未遇到过棘手的情况。

按道理,她这样被前辈看重,应该是喜欢这样的场合才对。

可这样的日子就是太重复,太乏味了,林瑜能在人情世故上做出妥善的处理,但她不喜欢。

只是当她挨个举杯碰过去,碰到郭家恒的杯子时,他总是不太热忱,提不起兴趣似的——他貌似也不喜欢这样的气氛,但他也不会拒绝。

描述得更加准确一点,郭家恒不是讨厌这样的饭局,他只是对林瑜提不起好感。

郭家恒也是不喝酒的,他有一个孩子,他酒量不好,害怕回家时是醉着的,他在一开始便不喝。

他是师范大学毕业的,几乎是一毕业就来一中教书了。

郭家恒今年三十二岁,在一中待了已经快九年。

在看到郭家恒的课表之前,林瑜一直以为她被安排的课已经足够多了——郭家恒几乎天天都有课,甚至多的是连在一起的课。

打林瑜搬进办公室的第一天起,她就留意到他的桌面上有一个腰部按摩椅,按腰的。当时她还奇怪为什么他年纪轻轻就用上了这些养生的玩意儿,后来她在送他膏药时,他简短地提了一句,早些年他的腰部受过伤,上课站久了难免会有些不适。

林瑜还在实习期时,郭家恒完全是一个周全的前辈。

尽管他的性格注定了他不会太热情,却也远不像现在这般疏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