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美灵不出声了,犹豫了一下后,才死咬着嘴唇点了点头。
“孩子,你若真的嫁给了七皇子,你以后的日子怕是不好过了你知道吗?”刘尚书说着说着,眼眶竟然红了。
这个兵部尚书年轻的时候也是在军营里历练过、在战场上厮杀过的,流血流汗不流泪的真汉子,可今日为了女儿的终生幸福,还是难免哽咽之态。
如果说萧景晨只是一个普通的皇子,刘尚书或许还没那么多的顾虑,想着最坏的结果无非是女婿不得志被皇室排挤,可他们刘家厉害啊,打不了接济他们小夫妻就好。
可那人偏偏是萧景晨,被宁皇后和宁贵妃害死了生母的萧景晨。
宫里为娴妃发的讣告是突然恶疾不治身亡,但在官场上厮混久了的,谁家心里不清楚娴妃就是被宁家姐妹害死的。
萧景晨身为人子,真的能坐视母亲枉死而选择隐忍吗?
如果娴妃只是一个没有背景的妃嫔,死了也就死了,这些年在宁氏姐妹的淫威下,后宫不知道死过多少无名无姓的女子,谁敢多说什么,谁又能多说什么?
可偏偏娴妃殷珍不是无足轻重的小卒,她可是幽州节度使的掌上明珠,是殷家的女儿。殷家不仅有实力有兵权,还是出了名的护短,听说殷珍从小到大都是父母和三个哥哥的心头肉。
殷珍被人在宫里害死,殷家岂会坐视不理?萧景晨身为殷珍留下的唯一的血脉,真的不会联合外祖一家为母亲讨回公道吗?
若殷家执意为殷珍报仇,甚至不惜谋反,那么萧景晨就是他们手中最好用的利器。皇子联合手握重兵的臣子谋逆反叛,大明江山的未来会落入谁的手中就出现了变数,日后那张龙椅上坐着的是宁家还是殷家,还真就不好说了。
所以刘尚书再得知要给他们做女婿的是萧景晨后,心底的担忧仍旧没有减少半分。太子继位是名正言顺,萧景晨若是争夺皇位那就叫以下犯上了。充其量也就是萧景晨做为男人,比那个号色成瘾的太子强上许多。
到时候岂不是连他们的女儿也要变成乱臣家眷?
那么刘家呢?是大义灭亲继续保持中立,对皇子之间的战争不闻不问;还是放弃一贯的原则,为了亲人而被迫战队?
只要一想到未来要面对的,刘尚书就一个头两个大。
做为事件的当事人、霍乱的始作俑者——刘美灵倒是很看得开,走一步算一步嘛,只要不嫁给太子,其他万事好商量。
何况父亲不知道而她无比清楚的,萧景晨背后还有柳笙这么一个异人,年纪轻轻却一身的本事,有了柳笙的帮助,她莫名多出了许多的自信,总觉得就算将来萧景晨起事失败,总能保住性命的。
刘美灵花言巧语的安抚了父母亲一夜,总算是哄着二老回房去休息了,至于能不能睡得着就不得而知了。
反正她这一夜睡的很香。
这段时间,她先是经历了被逼婚后又离家出走,在家时害怕嫁给太子,在外面更是风餐露宿,几乎没睡过一个好觉。
好容易难题暂时解决了,脑子里那根紧绷的弦一松,疲惫感顿时就找上门来。
她一看到自己那张舒服的床铺和松软的被子,爱的跟什么似的,简单的洗漱过后就抱着被子去会周公了。
难为刘尚书夫妇为了女儿的婚事愁的一夜没合眼,刘美灵舒舒服服的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刚梳洗打扮完就被告知萧景晨带着礼部前来下聘礼,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皇子娶亲,下聘礼都是由礼部和内务府一手操办。有些情况下,为了显示对未来皇妃的重视,或者皇妃的出身好,前来下聘的就不仅有礼部和内务府的官员,还会挑选一位身份高贵的皇室宗亲担任主礼官。
通常来说,担任这个重任的多是王爷或者世子。
按照大明以往给皇妃下聘礼的阵仗,能派出一位王爷或者世子代劳已经算是相当给女方面子了,由皇子本人亲自上门下聘,这还是头一遭。
所以当刘尚书得知萧景晨也会跟着礼部的人一同来刘家下聘时,阴沉了一整夜的脸色总算是好看了些。
至少这表明,萧景晨对刘家和刘美灵给予了绝对的重视和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