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宏青心口松了松,继续往后的安排。
柳絮带着急先锋走得急,欢怜只来得及带着欢银站在城门口送她。
担忧道:“怎么突然走得这么急?”
看着架势,又要打仗了?
柳絮身着软甲,俯身摸了摸欢银的小脸,轻声道:“下次再见时,新教的剑招可要学会。”
欢银心中不舍,可还是憋着眼泪,她紧紧拉着欢怜姐姐的手,乖巧点头。
身后,谢长念赶了上来,将一枚双鱼玉佩放在柳絮手中,什么都没说,只站在欢银身侧安静地看着柳絮。
时候不早,柳絮翻身上马,往后看了看河间城高耸的城墙,河间二字高高悬挂于城门之上,古朴巍峨。
柳絮目光望向四周荒野,直直看向襄垣方向,拔剑厉声道:“出发!”
她此番率一千兵马先行支援,文玄和杨天邑跟随在侧。
宋清溪身为亲卫,守在王府,司萍亦呆在王府做事。
远在襄垣的别院,白衣男子第一时间收到谢宏青的动向,只蹙眉道:“长乐王果然机警,竟被他发现了。”
“他本以为他的调虎离山之计可以再拖上半月,再不济也让他们滞在河间,不敢妄动。”
身侧,一满脸络腮胡子的大汉亦是皱眉,“我们大军集结亦需要时间,如今赶得快的只是先行部队,算算日子……几乎是同河间城派来的人差不多同时到。”
襄垣城易守难攻,只怕难以奇袭。
白衣冷哼道,“筹备数年,还怕一个长乐王不成?”
“你们这么没有自信?”
只要关破,突厥马匹便可径直踏遍中原。
大汉不敢得罪贵人,只谄笑道:“还望贵人多加指点。”
白衣男子看向不远处,“魏越军还被困住吴县?你们的人动手怎么这么慢!?”
“都给你们把人骗出来了,竟还不能得手!”
“姓魏那小子有些实力,逃去吴县占城而守,我们围堵他的人不够,迟迟不能破进去。”
白衣男子思绪一转,“让第一批人马转去吴县,将魏越军诛灭,提人头于襄垣郡外高悬。”
总归是来不及,索性让魏越军死后发挥些价值。
首领说了,一切听先生差遣,大汉领命,当即出门下令。
柳絮带人以最快的速度奔赴襄垣郡,在城外同襄垣郡李校尉接头。
李校尉这几日急得似热锅上的蚂蚁一般,代郡守被困吴县,不知是何东西。
出关的探子只带回来坏消息,言突厥不过两日便赶至襄垣郡关门下,势必要破关而入。
听是河间来人,他立马迎了出来。
柳絮下马便问情形,李校尉只道自己疑同其他将领布防,只襄垣郡兵力有限,还在抽调各县府军赶来。
柳絮看了一眼四周,“魏郡守还没消息?”
李校尉苦着脸,三日前有人拼死赶了回来传消息,言郡守被困吴县。
而此时突厥亦有动静,我们只能匆匆布防,另外派人支援郡守。
他只道,“我们派人出去寻过,可派出去的人有去无回。”
柳絮不解,“为何魏郡守会突然亲自带人出关?”
关外巡视正常,但怎么找也轮不到魏越军亲自去。
李校尉长话短说,“听闻受人所邀,不知是谁,郡守本就没有带多少人。现下只能希望吴县城墙能抵挡一二。”
柳絮皱眉,吴县在关外,若是突厥大军赶来,只怕十个吴县都不够他们铁蹄践踏。
在这么等下去,魏越军必死无疑,绝无生还可能。
魏越军最为清楚襄垣郡兵马布防,突厥定是看重于此,这才千方百计将他诱出去诛杀。
文玄站在柳絮身侧,只紧拧着眉,待李校尉匆匆赶去他处,他才轻言:“定有人预谋。”
从他们发现那群说突厥语的中原人开始,他心中隐隐有猜测,中原有高人同突厥合作,替其谋划。
一层一层布局,甚至连他们发现那群人,都在他的算计之内。
文玄和柳絮对视一眼,柳絮定声道:“魏越军不能死,必须把他带回来。”
骏马百里加急进京,一封急奏送往宫中。
突厥来犯,谢长明紧急召诸重臣即刻进宫,例行商讨。
待群臣散后,他单独留下夏昀崧,“昀崧认为,河间那边会有何动作?”
夏昀崧没有丝毫沉思,只道:“长乐王会出手的。”
谢长明强调道:“我的意思是,昀崧认为他会亲自去襄垣吗?”
夏昀崧抬眸,几乎一瞬间他揣测明白谢长明的意思,良久,轻声道:“不会。”
探子早有传信,长乐王数月前身子常有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