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这就是你尚未娶妻,就偷着养外室的理由?”林氏杏眼圆睁,转头看向谢启珩,怒斥道。
谢启珩无言以对,只得默默地垂下了头。
“你做事向来都是我行我素,从来不顾及后果,假如这件事传出去了,还有哪个大家闺秀愿意嫁给你?真正疼女儿的人家,有谁愿意嫁给一个尚未成亲就养了外室的?”林氏厉声道。
“娘,没人愿意嫁给我的话,那就把秀莲扶正了。”谢启珩低语道。
何氏闻言,眼眸里闪过了一丝亮光。
“混账东西!胡说八道。我们堂堂宁阳伯府,怎么能扶外室上位?虽说我也没指望你娶个名门贵女,但你的妻子起码也得是出自书香门第,至少得是知书达理、相貌端庄的女子,那样才做得起我们伯府的世子夫人。”林氏不留情面地道。
“我原本替你看好了张家的三姑娘,人家不仅生十分标致,而且端庄娴雅,举止大方。我近日托了你梁姨去张府提亲,人家本来是很乐意的,可后来人家发现你养了外室,就拒了这门亲事。”林氏继续不满地道。
此刻一直跪在地上的小男童,见眼前的这位贵妇人,一直在大声斥责自己的爹爹,虽然他还听不懂他们之间对话的内容,但也知道不是什么好话。他替他爹感到委屈,于是就突然大声哭了起来。
“团哥儿,莫哭。”何氏见儿子哭了,忙抚摸着他的脑袋。
“团哥儿,这位是你的祖母,赶紧过来拜见祖母。”谢启珩走到男童的身边,轻声道。
林氏方才注意到这位从天而降的大孙子,她仔细地观察了团哥儿一番,发现他生得眉目清秀,一点也不像何氏,倒是很像谢启珩儿时的模样,于是心里的怒气消减了一大半。
于是她也走到团哥儿的跟前,柔声道:“你是团哥儿?今年几岁了?”
何氏见状,面上虽然依旧平静,但心里十分得意。她很清楚地知道,儿子是她能顺利进入宁阳伯府的一大利器,即便以后谢启珩娶了正妻,就凭她生下伯府长孙的功劳,说不定也能压正室一头。
一直站在后面看戏的梁氏,见状叹了一口气,她心里暗想道:“这位何氏虽然相貌平平,但她能让伯府世子这般喜欢她,想必也是有一些手段的。估计以后,这宁阳伯府的后宅是消停不了了。”
想到这里,她突然没了继续看戏的兴趣。于是她对林氏和谢启珩道:“雅琴,珩哥儿,我还有点事,我先走了,咱们改日再见。”
林氏闻言,便带着一众人,将梁氏送到门口。梁氏上了马车后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又来到了张府。
“李老夫人,我这次是来赔礼的。我之前实在不知宁阳伯世子有外室,如果我早就知晓此事的话,我当时绝对会跟你们讲清楚的。不仅我不知道,就连林夫人也是被蒙在鼓里的,她今日得知此事后,也是气地不行。”梁夫人一见到李氏,就开始道歉。
“无妨,不知者不为过。”李氏和蔼地说道,“孩子大了,有了自己的主意,在外面偷偷做了些什么,做父母的不知道,也是有的。”
“老夫人不怪我就好。”梁夫人笑着道。
“嗨,怎么会怪您呢?您放心,我们家不是不讲理的人家。说到底,这事儿也不算什么大事儿,虽然我们家小门小户的,但我们家一向都是疼女儿的,尤其是我们家二房,就只有这么一个闺女,她父母疼她疼得跟眼珠子似得。”李氏笑着道。
“女儿就该娇养着嘛,我也是第一次给人做媒,就遇到了这种事,以后再有人让我做媒,我可得慎重考虑了。”梁夫人讪讪道。
梁氏在张府待了两盏茶的功夫,便起身告辞了。梁氏走了之后,李氏便打发人将王氏叫到了颐安堂。
“方才梁夫人特意过来致歉的,宁阳伯府世子养外室的事情,她之前不知道,连林夫人都不知道。”李氏对王氏道。
“这也是有的,倘若林夫人知晓此事,肯定不允许世子养外室的。”王氏道。
“所以说啊,人家也不是诚心要欺骗我们的,而且人家还特意过来致歉了。虽说这亲事做不成了,但以后你若见到她们,该怎样还是得怎样,别因此就在心里存了芥蒂。”李氏道。
“娘,我晓得了,我也不是那种小气的人。只是可惜啊,原本是一件好亲事。”王氏叹息道。
“你也不用发愁,三丫头还小,你多留意一下,一定得给她找个好人家。”李氏安慰道。
王氏跟李氏聊了一会儿,便起身回到了宜兰院。
她身边的婆子刘妈妈,见她面带郁色,便开口问道:“夫人您这是怎么了?看起来不大开心。”
“没怎么,我只是觉得三丫头的亲事有点不顺。之前袁起闹了那么一出,最近来提亲的宁阳伯府世子,又是个养外室的,哎。”王氏悠悠地道。
“夫人莫急,三姑娘尚小,再说有句话不是说,好事多磨嘛,咱们三姑娘一定能嫁个如意郎君的。”刘妈妈笑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