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罗敷传之陌上三别 > 第91章 第二卷 若石,亦若水

第91章 第二卷 若石,亦若水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我一头扎进湖水中,像是陷入既沁凉又温暖的怀抱,四肢百骸无不熨帖舒服。

师父说,我无名派门下并无茹素的规定,她虽不沾荤,我吃素吃荤可全凭自己。

我当然不是吃素的。这湖中白鱼,或清蒸,或撒上茴香烤上一烤,香得让人怀疑人生。不过怀疑的可不是我的人生,而是吃素的人生。

这满泰山上千号人,如今除了我,都是吃素。自太上老君在泰山创立道教,至张陵掌门人炼成“黄赤散九”,于瘟疫中救数万人,道教得以广博天下、万人朝拜,到如今,世人皆将此山视为神仙居所,称其为三十六洞天之第二洞天。

我到白驹谷投奔师父的第二天一早,就被她从睡梦中叫醒,让我收拾了行李随她远行。我前一日奔波,见到师父又是一番哭泣诉说,实已疲惫至骨髓,被师父叫醒的时候,双眼眼皮如同灌了铅一般,强撑着起了床,好在我并没有什么行礼需要收拾,草草梳洗了一番之后,便随师父游过素鳞泉,下了翠釜山,到集市上买了两匹马,就一路向西南而行。

这一路行得十余日。起先我还暗自忐忑,因为这其实是我第一次与师父长久相处。可行至第三、四日,我就全然放下心来,因为心下已经了然:师父看上去是个冷美人,其实心里暖得很,对我尤其温柔关爱。

我也全心全意地爱上了师父。她看起来虽不过像我的姐姐,但为人之从容、智慧、超然,还要在我爹娘之上。至于师父的实际年龄,我没敢问过。

我跟着师父吃了三天素,到了第四天,面馆的小二再端上素面的时候,我忍不住露出一点索然无味的表情。师父看在眼里,却不说话,等我勉为其难地扒了几口面条,才叫来小二问:“你们这里可有熟牛肉卖?”

“上好的熟牛肉,香飘十里!”我忍不住随小二的话吞了一口口水,师父睃我一眼,含笑对小二说:“上半斤熟牛肉,吃不了的,切片给这位姑娘带走。”

“好咧!”小二才去,师父对我说:“师父吃饱了,先回房去打坐,你慢慢吃好了上来。”

我后来才知道,师父多年茹素,是闻不得荤腥味道的。我问师父,为什么不干脆让我断了荤,大家方便。师父摇头说:“各人尘缘,自有深浅,何必勉强?”

“师父,那您的尘缘已尽了吗?”我壮着胆子多问了一句。

师父盘腿坐在榻上,原是眼观鼻鼻观心,听了这话,却玉容一沉,半晌答道:“非也。师父的尘缘也尚未尽,兴许,比你的残缘还要深一些。”

这怎么可能,师父这如仙女一般的人儿。我却也不敢再问下去了。

行到第五日,我终于忍不住问师父,我们这是要去哪里。

“泰山。”师父答道。

“泰山?就是那个三十六洞天中第二洞天的泰山?”

“正是。”

“师父在白驹谷住得好好儿的,为什么突然要去泰山呢?”我不解。

师父骑在马上,也不看我,眼睛望着前方,淡然答道:“若是咫尺天涯,如何放得下呢?”

我这才明白,原来如此舟车劳顿大动干戈,还是为了我,心下对师父更加感激。我原想着,师父从翠釜山搬到泰山,无非是在山脚下寻一处农舍住着,带着我一同修练武功、修身养性。没想到到了泰山以后,师父施展轻功,带着我一路向山顶奔去。十八重山门,每一重都有泰山派弟子出来查看,奇的是一看到师父的脸,立即不发一言地退下放行。

我边被师父托着胳膊奔跑,边好奇地问:“师父,他们为何不来阻拦我们?”

此时我与师父已经过了九道门,来到泰山的山腰上。师父脚力不见疲软,纵跃之间虽比不得在白驹谷的天然磁场之中高远,却也看得出内力深长、轻功卓越,我幸好被她托着胳膊借了力,否则决计撑不到现在。

面对我的问题,师父倨傲地答道:“这些都是张陵的徒孙辈了,要拦我,他们还不敢。”

我心知师父口中直呼其名的“张陵”,正是泰山派如今的掌门人张仙人,虽还在世,早已位列仙班,排位在仙班第二层,仅在老君之下。说起来唐唐天子汉武帝,就是那个把我拉了去教茶又没看上我的男人,到了这仙班之中,也不过是个屈居第九层的小仙。他想是也不大甘心,所以动辄来泰山封禅。

我与师父到了泰山顶之时,正值中午,只见瑞云飘忽,霞光万丈,孤峰入云,谓太平顶。师父带我转向北麓,此处植被渐厚,豆蔻清凉,经过一湖,湖水湛蓝,内有白色小鱼不时跃出水面。

绕过湖水,我吃了一惊。这里一湾水洼,一座吊桥,一片花圃,一排瓦房,景致居然与白驹谷内师父的居所别无二致,倒好像有仙法将那里的一切拔根搬到了此处一般。

师父说:“到了。”

我傻傻问:“这里是师父建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