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草台赤子·竹马 > 第10章 刺绣

第10章 刺绣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余家从前是大户,伫立街边,大宅中自有花巷通前街后院。几年前余父余母刚刚进城,事业不上不下,不常寄钱回家。姥姥余安便捡了年轻时的老行当,做绣工补贴家用。

院大门几十年前就改成绣庄,金银红白,五光十色。服装、毯子、被单、桌布,绣纹饰鳞片、花卉草叶。门店深处还有个小绣坊,放置竹绷、针线、裁具、缝纫机等。

余安在门口坐小摊,给人现场花个半小时,缝个手帕、摇扇。绣一尾锦鲤泛波,或一片莲叶含露,珊瑚、螺贝似真物要从布面上跃起滚落。

她的手法随年岁渐熟,古代名绣也能模仿出七八分意蕴。

向海恩踮着脚尖,一双大眼看痴了,那满是皱纹和褐斑的手穿针走线,唰、唰,一只简单的纯色猫眼螺出现在手帕上,简约大气。

“呀,你们俩来啦。最近无去游泳了吧?”余安笑眯眯的,眼角牵动额上一道白疤——从额上延伸到太阳穴下。向海恩总看着心疼。

“不去啦安姨。”

“不去就对,过危险呐。”

有人来,余安接过新活。照着纸图,比划针脚位置、距离,没空接孩子话。

余思灵从绣庄深处跑出来接人,头发披肩,软软地在风里飘:“黎哥,恩弟,进来呀,别站外边。”

于是进了余家的大院。

二进式的宅院,灰瓦红梁,天井下折曲回廊环绕。红木圆柱上以小楷雕刻戏词、博文,和刺绣工艺介绍。

跨入前厅,向海恩就发出赞叹——迎面一幅大尺寸彩绣,泛银泛红。图上一垂暮老者,身披旧灰毡褂,手持红旄节仗,行于苍茫大雪之中。羊群行老者身前身后,如雪上浮云。是《苏武牧羊》图。

向海恩是彻底的外行,可眼睛睁圆,也看得见行针精细,针法繁复。金银勾镶,绒线暗藏,纹理清晰。图案垫高走线,绣出有如浮雕壁画般的质感。

余思灵摸着绣图,说这是金绒混合绣,余安绣繁图时常用的,潮绣的一种。

黎斯叹道:“你家还藏了清朝的古董?”

“假的。”余思灵笑了,咬着橡皮圈,长发拢作马尾,“这是赝品,阿嫲年轻那会儿绣的。够高仿吧?”

黎斯点点头。

“安姨绣的?”向海恩将信将疑,爪子不自觉伸向这副不卖十万也卖上万的仿品,被黎斯抓握在手里,“绣得可好……以前怎么没见挂这?”

“挂过的。”余思灵答。

“那怎么又拿下来了?”

黎斯用脚碰碰他,他便知道自己多言了。

余思灵没回话,悄悄到隔壁厢房门口看上两眼。向海恩好奇,跟着伸脖子——房里飘出一股酒气,床上一个老头正安睡。

这老头,他大约见过,在几年前,思灵还没进城的时候。

余思灵轻阖房门。扬手带他们到院里。回廊挂了几幅新品,也有名古图的高仿作。

她指着东侧展架:“看,那幅《郭子仪拜寿》,也是阿嫲仿的。比真品小很多,很容易看出来。”

“你去城里,还绣东西么?”黎斯问。

余思灵笑笑:“很少。在校服内领绣过名字,在挂书包的公仔上绣点标识。”

“这么久没动手,杨宗保的戏服,你还是绣得好呀。”向海恩指向客厅里那残木偶。

“你说那个啊,三年前绣的,有阿嫲帮手。”余思灵说着瞥一眼绣庄大门,拉上客厅的镂空雕花木门,小声说,“蚝仔巷的马学超,前些天拿走那套龙纹马褂和紫金冠。我说,阿嫲的用来卖,不能随便给,我只能给我的习作。他说是好是孬无所谓,有就行。问他干嘛用,他不说。”

向海恩和黎斯相觑一眼,了然地笑。

“我们刚找过他了。”黎斯踢开一只木凳坐下,“嘿,祠堂闹鬼,闹的就是这个杨将军,自称老祖宗显灵。。”

“啊?”余思灵掩嘴,“那不是……李家的祠堂?”在“李”上加了重音。

“别聊废话啦。戏服,戏服呀。”向海恩伸长双手在哥姐面前晃。

“戏服的事我和阿嫲说了。”余思灵说,“她说她只翻老图,不设计新装了,让我自己做。可是……”

“怎了?”

“我不太记得针法了。”

黎斯建议:“去中心广场,戏班的木偶都在那。找个接近的,学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