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啦

繁体版 简体版
下书啦 > 江东双璧 > 第177章 董卓

第177章 董卓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京师之中,曹操听闻袁绍要借董卓之力诛杀阉党,笑道:“阉竖之官,自古至今都有,只是世主不应该把权力交给他们,使他们达到这种程度。既然要治他们的罪,那么只需要诛杀元凶,派一个狱吏就足够了,何必纷纷召外地将领入京?如果要对宦官赶尽杀绝,事情必定会泄露出去,我已经料到他会失败了。”

另一边,董卓接到朝廷诏令早早动身从西凉领兵入境,同时上书弹劾中常侍张让等人。但是不久后何进又反悔,派谏议大夫种劭劝阻董卓进京。种劭在黾池见到董卓,要求董卓返回河东郡去讨伐流亡匈奴单于于夫罗,董卓不从,继续上书辩解,并进入河南尹。董卓率军抵达雒阳城外时,种劭出城劳军时再次要求董卓撤军,董卓指使士兵上前威胁种劭,种劭大怒,斥责董卓,董卓自知理亏,便率军西撤至洛阳城二十里外的夕阳亭。

宫廷大乱,袁绍进兵排宫,有的人上端门屋进攻宫中。期间,袁绍与王匡等人并力入端门,于承明堂上格杀中常侍高望等二人。张让、段珪等人被迫带着刘辩和刘协奔往小平津,又遭到卢植、闵贡的追击,最终投河自尽,留下失了庇护的刘辩和刘协漫无目的地游走在郊外。

敏锐的百姓发觉京师变动,只恐覆巢之下,难存安卵。一传十,十传百,大家匆忙裹挟家资,四处奔逃避难。四散慌乱的人流下,就算偶有少数人留意那违和的披金戴银的富贵公子也无暇顾及,毕竟人人自危,还轮不到他们这些小老百姓来管富贵人家的落难公子。

此时相依为命的刘辩和刘协只能手挽着手,避着人群向记忆中那富丽堂皇的皇宫方向走去。这一走就是三日,两人没了仆从的服侍,竟是如丧家之犬一般,身上鲜艳的服装已然湿了以往的光彩,两人灰头土脸,筋疲力竭。

驻扎在夕阳亭的董卓远远望见雒阳上空浓烟滚滚,才得知朝廷发生重大变故,于是急忙下令进军,二十八日天未亮,董卓才抵达显阳苑,打听到中常侍张让等人劫持皇帝刘辩上了北邙山,于是又向北邙山赶去。

“皇上!”董卓率领西凉铁骑将受难的皇帝与陈留王团团围住,下马跪拜:“臣救驾来迟,还望皇上恕罪。”董卓人高马大,就是跪在那里气势仍旧不减,吓得惊魂未定的刘辩“哇”的一声便哭了出来。当下众人面面相觑,连董卓也不知如何是好,还是年龄较小的陈留王刘协面色不改,一面安慰着自己的兄长,一面命令董卓将二人送回宫中,董卓依言照做。

董卓拥簇着少帝,带着军队浩浩荡荡地开进雒阳城。

另一路鲍信受大将军何进所征辟就任骑都尉,受命回乡招募兵卒,他招募了一千多士兵,归途中到达成皋时何进已经死于政变,赶回洛阳时董卓已经进京。

鲍信知道董卓必然祸乱天下,于是劝袁绍袭杀董卓,对袁绍说:“董卓如今手握重兵,肯定心怀不轨,我们如不趁机动手,日后必然吃亏,趁他刚到京都,士卒疲惫,我们对他发动袭击,一定可以擒拿他。” 但袁绍见董卓兵强马壮,不敢轻举妄动。鲍信于是带兵回乡,征召了士兵两万人,骑兵七百人,运载粮草物资的车辆五千多辆。

董卓终于入宫,见到了公卿百官的迎驾队伍,太尉崔烈在前引导,呵斥董卓回避,董卓指着崔烈骂道:“我日夜兼程跑了三百里路,你现在说什么回避?信不信我砍下你的脑袋!”随后,董卓进入迎驾队伍,先拜见刘辩,又伸手去从闵贡怀中抱陈留王刘协,刘协不肯,董卓只得与闵贡并马而行,一同入城。

这时,大将军何进新亡,他的部曲(如张辽)、车骑将军何苗的部曲都无所归属,只能听命于董卓。董卓又引诱吕布杀害执金吾丁原,吞并了吕布等并州人的军队,如此董卓掌握了雒阳的所有军权。原大将军府幕僚鲍信不肯归附董卓,向袁绍提出诱杀董卓的计划,袁绍不敢,鲍信则弃官逃亡。朝廷罢免司空刘弘,派使者到显阳苑拜董卓为司空。

之前在接驾的过程中,董卓向刘辩询问事变经过,刘辩语无伦次,而刘协却能表述清楚,董卓知道刘协是董太后抚养长大,号“董侯”,董卓又自认为与董太后同族,于是心生欢喜,萌生废刘辩、立刘协之意。

董卓邀请袁绍到显阳苑商议废立,袁绍不同意,提出要去请示自己的叔父太傅袁隗。袁绍说:“恐怕大多数人都不会同意你的意见!”董卓闻言大怒:“竖子!天下事岂不决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尔谓董卓刀为不利乎!”袁绍反讥:“天下健者,岂唯董公?”然后拿着佩刀作揖而去。董卓知道袁绍的声望地位,也拿他没办法。董卓将废立之事汇报给太傅袁隗,袁隗同意,袁绍因而弃官逃亡至冀州勃海郡。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