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婕,你看,瑜儿都长这么大了。”周异将周瑜拉至墓碑前,周瑜看向墓碑上冰冷而又熟悉的名字,乖乖跪拜。
周瑜的母亲死得早,那时周瑜还没有取字,所以在母亲墓前父亲总是称呼周瑜大名。父亲向来感情内敛,少有情绪波动的时候。但今天,是母亲的十周年祭,父亲难得涕泪横流,这让周瑜感到陌生。
他对母亲实在是没有记忆,像是个不孝子般,跪在墓前一滴眼泪都流不出来。与父亲相比,周瑜表情淡漠,着实尴尬。
知子莫若父。眼见周瑜在一旁坐立难安,周异摸了下眼泪,交代道:“公瑾,你去四处逛逛吧,我和你母亲说说话。”
“是。”周瑜恭恭敬敬地退了下去,留父亲一人与母亲诉说思念之情。
……
孙坚本是准备在预想的六月中旬前来陪吴夫人生产,谁料想吴夫人提早了将近半个月,等孙坚在长沙收到信时,匆忙赶来已经是十日以后了。
吴夫人已经给小姑娘起了名字——孙仁。
月子里的吴夫人身体比较虚弱,受不得风,尽量只待在室内。宋若梅跟着二位师父照顾母女两个,才知道其中门道许多,稍有不慎,就会损害到产妇和婴儿的身体。
她独自一人的时候常想:怪不得寻常百姓家婴儿活下来和死掉的几乎是对半分的。就算是像吴夫人这样的富贵人家的女子,生产前后有大小数十人照顾,也难免险象丛生。何况,平民哪里会有这种待遇。
这样的话,她就更应该努力学习,才能帮到更多的人们,遇到险情也不会束手无策、眼睁睁地看着生命流逝了。
“仁仁,仁仁。”孙策晃着铃铛逗着襁褓之中的孙仁,孙仁听到声音目光落在铃铛上,追随着孙策的手指移动。宋若梅、孙权都围在孙仁身旁,在孙仁的脸上落下他们的影子,发出声音引起她的注意。这么多人都在身边,小小的孙仁看看这个,再瞧瞧那个,眼睛都不知道往哪放了。
当初被所有捧在手心爱护的孙翊此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冷落,在大孩们的大腿之间奋力挤出一颗小脑袋来,气愤地跺着脚,“你们把我都给忘啦!”
吴夫人没什么力气,不太能下榻,于是靠在矮榻的扶手上笑道:“谁能将我们的小翊忘了啊?不理他们,快来母亲这里。”
孙翊脱下鞋爬到母亲身旁,委屈地钻进母亲温暖的怀中,气得直哼哼。“这是谁家的小牛啊?”吴夫人拉着他的手跟他玩耍,“小翊不想看看妹妹嘛。”
“我不要妹妹。有了妹妹,你们就不理我了。”孙翊瘪瘪嘴,要哭的样子。
“谁不理小翊呀?母亲为你主持公道。”
孙翊抬手指向那还在傻乐的三个人。
吴夫人佯装严肃,轻咳了下,让人把那三个人“押送”过来,断起了家务事:“……你们都知错了吗?”
“知错。”
三个人异口同声,但同时又嬉皮笑脸地点头哈腰,将孙翊簇拥到妹妹面前,孙策将他抱起来,正面对着妹妹:“仁仁,看看,这就是你的好三哥,他都吃你的醋了。天底下竟有这样的兄长,只能让人看他,不许让人看你。”
眼见孙策向孙仁告状,孙翊两只小手叠在孙策嘴唇上,“你不许说!”“还捂别人的嘴……”逗得宋若梅和孙权咯咯直笑。
……
宋若梅与自家人相处很开朗大方,但她的性格实际上是很害羞的,在不熟悉的人面前一句话也不说。孙策自然知道她的脾气,现在家里的仆人门客都换了大部分,宋若梅平时没事总窝在自己房中,不想见陌生人。
孙策交代孙权没事就多去陪伴宋若梅,她远道而来,人生地不熟的,周围有熟悉的人才安心。当然,孙策自己闲暇之余总是拉着宋若梅陪自己下围棋,以前都是周瑜,但现在他不在。和孙权相比,还是和宋若梅下棋更有挑战性,虽然也没多多少。
“哎!”宋若梅伸手挡在孙策夹着黑子的手指下面,哼唧着,皱着眉头讨饶。